?
2012-07-06 21:17?出處 網絡
天津薊縣大火 新華社記者現場報道
6月30日下午4時許,天津薊縣萊德商廈發生火災。中新社發 計賢 攝
天津薊縣大火,火災現場濃煙很大
天津薊縣大火,火災現場著火的大廈一樓火勢很猛
天津薊縣大火現場,消防人員在萊德商廈火災現場滅火。新華社發
天津薊縣大火位置示意圖
6月30日天津薊縣大火已經過去6天了,這場特大火災的善后工作還在繼續。薊縣大火死亡人數官方給出的數字是10人,受傷16人,市民對這個死傷人數存在疑問,媒體評論薊縣大火需要徹底的信息公開。
天津薊縣火災死亡人數到底是多少?
7月6日中午,天津薊縣縣委宣傳部新聞科科長李先生接受成都全搜索新聞網采訪時表示,經過公安部門的對比檢測,已經確認了10名遇難者,還有16名受傷人員,并沒有失蹤人員。李先生并稱,“突發事件的報道,應該以權威部門發布的消息為主。對于網上的傳言,在事故原因的調查結果出來后,我們很快也會作進一步回應。”
權威部門發布的消息,薊縣大火死亡人數就是10人,目前這個數字沒有變化。至于網傳死亡人數378人,也有傳60多人,100多人等等。雖然適當的質疑有道理,但是民間傳的數字沒有根據。
薊縣大火死亡人數至今還沒有確定。
薊縣大火死亡人數質疑一:一樓或二樓最先起火
目前,薊縣大火起火原因還沒有查清楚,根據上面視頻記者介紹,有目擊者稱是從商場的二樓最先著火,火勢蔓延到整棟大樓。也有目擊者稱是一樓最先起火,那就大致可以肯定最先著火的是三樓以下,火勢蔓延到整棟大樓這個過程中,3樓、4樓、5樓的顧客和商場工作人員,有沒有時間逃生?
走電梯肯定是不可能了,即使電梯的電路在大火中最后被燒斷路的,電梯運送的人員很有限。唯一的逃生之路就是消防樓梯。因為我也沒有去過薊縣萊德商廈,不知道這個樓梯有多寬,能容納多少人同時撤離。
還有一個情況,火災現場三樓以上有人跳樓逃生,是不是因為逃生的消防樓梯出口被大火包圍封鎖了呢?如果是這樣,三樓以上的來不及從樓梯逃生的人很可能就全部葬身火海。
6月30日下午4點發生著火時,天津薊縣萊德商廈三樓、四樓、五樓到底有多少營業員和顧客?這也是一個謎。
天津薊縣大火著火的大樓是一座五層的高檔商廈,從表面上看,幾乎是全面積過火。據目擊者描述,大火是從2樓首先燒起起來,可能,2樓以上的人員被大火困住無法逃生,多人選擇跳樓逃生,這么高的樓上跳下來,地面還沒有來得及鋪上救生氣墊,場面太慘了。
天津薊縣火災發生時,商場一樓的卷簾門被拉下
有媒體爆料,一位在商場工作的售貨員對記者表示,商廈內大量人員被困,還與疏散不力,商場方封鎖大門有關。“室外機燃了,里面停電,老板讓把門(卷簾門)拉下來,里面的東西什么都有,他怕你不給錢走了,把門給關上了。”
多位目擊者對記者證實,火災發生時,商場一樓的卷簾門被拉下,導致許多跑到一樓的人被困。一位熟悉現場的人士表示,該商廈一樓有兩個大門,要用電才能拉開,后來火勢大了,門就拉不開了,火災發生時,一樓的消防通道也并不通暢。
天津薊縣火災發生后,大廈西南的卷簾門被拉下,僅剩西門可以逃生。據當地商戶介紹,警方曾對當地人表示,卷簾門是因火災而“自動落下”,但這一說法卻受到民眾普遍質疑。
從火災現場圖片看到,一樓大門的卷簾門不是停在最高位置,是停在中間半開狀態。正常營業時間,這個電動卷簾門是完全打開,停在最高的位置的。這種電動的卷簾門有手動開關和遙控開關啟動電機開或者關,遇到停電或者電機損壞,手動拉鏈條也可以開關。
一般情況下,發生著火,顧客都會驚慌失措,但是第一反應都是扔下手里正在挑選的商品逃命,當然也有人會慌亂中拿著未付款的商品逃命,他們不是有意趁火打劫,是根本忘記了。
慌亂中拿走商場的商品完全有可能,多年前我們附近一個村莊著火,有一個婦女抱著一個腌咸菜的木桶跑出著火的房子。這個木桶里腌的咸菜還有一個大石頭壓著,總共有兩百多斤重,事后,她自己驚呆了,這個木桶壯年男子能抱起來的也不多,更不用說快步行走。
天津薊縣萊德商廈一樓的老板可能剛開始不知道二樓的火勢有多大,防止有人趁亂拿走未付款的商品也有可能的。等發現火勢大了,他自己逃命都來不及了,如果確實存在人為拉下卷簾門,這位負責人肯定要面臨追責。
薊縣大火需要徹底的信息公開
天津薊縣萊德商廈發生火災。大火持續數小時,五層商廈被燒毀。天津市新聞政府新聞辦官方微博在7月5日發布消息稱,火災造成10人死亡,16人受傷。該數字公布后引發網友質疑。胡錫進的新浪微博指,“官方公布10死16傷,但民間存疑很多,一個不知哪冒出來的‘378人’說法傳遍互聯網”,他敦促當地有關部門“認真反思”。
今天早上,云南信息報、黔中早報等媒體發表評論文章,督促薊縣公開信息,回應傳言,安撫人心,以利社會穩定。
搜狐評論:薊縣大火需要徹底的信息公開
在互聯網極度發達的當下,一場備受各方關注的大火,卻面臨權威信息匱乏的窘境,涉事地方職責部門顯然難辭其咎。6月30日事發至今,惜字如金的簡訊式報道,傷亡人數及救治情況,更是存在長達數天的信息空白。面對網絡上傳播甚廣的各種說法,薊縣方面始終沒有回應,絕非明智。因為越是躲躲閃閃、語焉不詳,尤其是涉嫌對媒體采訪權設置人為障礙等,對于真相澄清、民心平撫,都將有百害而無一利。公眾對于起火原因、日常消防管理、商廈是否存在火災隱患,以及警力出動、現場救援等情況,擁有合乎情理、法理的知情權,必須給予充分尊重。
逝者何以安息,生者何以求得慰藉?天津薊縣大火留給人們的模糊印象需要改觀,火災情況需要徹底、坦誠的信息公開;對災難事故的后續調查與責任追究,也亟待司法部門的權威介入。此為涉事地方政府部門面臨的一次考驗。
作者:溫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