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02-27 22:17?出處 中新網(wǎng)
國家公祭日立法:2014年2月27日,全國人大表決通過了將9月3日確定為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勝利紀念日的決定,規(guī)定12月13日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國家公祭日正式立法。
設(shè)立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的意義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館長朱成山指出,設(shè)立國家公祭日的意義是多方面的。
第一,設(shè)立國家公祭日,是國際慣例。因為民眾每個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在戰(zhàn)爭中犧牲的,更多的是普通民眾,值得紀念。
第二,將12月13日作為國家公祭日,體現(xiàn)了對歷史的尊重和傳承。歷史的傳承,需要一定的方式,我們現(xiàn)在要用國家公祭日的形式固定下來。
第三,設(shè)立國家公祭日,是國家意志,悼念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不是今年悼念,明年不悼念。我的理解是,國家立法了,必須每年執(zhí)行,今后每年都要做,而且是國家來做。
第四,對日本否定,……&*大,%&*屠,……&*(殺,)罪行,是個狠狠的反擊。每次日本參拜靖國神社,我們僅僅表示抗議、表示憤怒是不夠的。我們用國家意志,把它確認下來,南京的歷史不能否認。
本文“”來源:http://www.hangqichache.cn/news/shehui/52879.html,轉(zhuǎn)載必須保留網(wǎng)址。作者:郭金超 歐陽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