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09-17 10:39?出處 溫州視線綜合
中國人不愿結婚:這不是我說的,是美媒評論中國人的變化,美國人認為,中國人選擇結婚的正在變少,真搞不懂,他們不結婚難道孤獨終老?評論認為,中國人不愿結婚對中國的經濟、社會生活是一個影響深遠的轉變。
報道稱,中國結婚人數下降,意味著嬰兒人數減少,住宅、家電及其他與家庭相關的消費就可能會隨之收縮,而這類消費正是推動中國經濟增長所需要的。
一些企業已經把目光瞄準了單身人士。珠寶商在給未婚情侶提供價格更合算的首飾。一個家電生產商推出了容量更小的電飯煲。境外生育服務機構開始向想要冷凍卵子以便將來生育孩子的中國女性做廣告。法規禁止單身女性在國內接受這項服務。
但結婚人數下降也有積極的一面。引起這種狀況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中國人口老齡化和獨生子女政策,但它也與中國受教育女性群體的壯大有關。經濟學、人口學和社會學領域的專家表示,其中一些女性在推遲結婚時間,以便發展事業和建立財務根基,結果出現了力量更強大的女性人口,她們不再將婚姻作為獲得安全感的唯一途徑。
“因為她們受教育程度比較高,又有不錯的收入,就失去了結婚的經濟動力。”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經濟學教授張曉波說。
去年有1200萬對中國情侶注冊結婚,這一數字連續第二年出現下降。與這一趨勢一致的是,去年離婚的夫婦達到380萬對,比10年前的兩倍還多。新婚人數下降,很大程度上要歸因于中國的獨生子女政策。在推行35年之后,該政策于今年1月正式終止。它加快了中國生育率下降的速度,由此導致20至29歲——主要的適婚年齡段——的人口比例較20年前不斷下降。此外,因為中國家庭往往傾向于要男孩,導致男性人口過多,令結婚的前景變得更加復雜。
這些趨勢考驗著延續了數百年的家庭文化觀念。盡管包辦婚姻在中國大體已經逐漸消失,但中國父母依然深度介入兒女婚姻,他們追查可能為潛在追求者的線索,在兒女在節假日回家時纏問其婚姻計劃。
在經濟方面,這種影響是一把雙刃劍。通常而言,單身人士會比已婚夫婦更少買房,生更少的孩子,購入更少的玩具和設備。它還可能導致中國消費者把更多錢放在銀行里或床墊下。在中國,準新郎家常常要存很多年錢,在一對新人婚前為其買下婚房,保障其財務的穩定性。北京大學教授張曉波說,如果新娘很難找,新郎家就要存更多的錢,買更大的房子。
但是中國消費者完全可以把錢花在別的地方——這其中帶頭的就是單身年輕人。商業正在準備迎接這種轉變。隨著中國的結婚率下降,珠寶產業預計會出現增長放緩。為此許多商鋪在增加珠寶的品類,比如更廉價的寶石,以吸引那些正在約會但財力有限的情侶。
在線房地產中介公司家家順稱其計劃面向單身買家出售一些較便宜的住房。在過去一段時間,中國電器生產商美的擴充了小型電飯煲的產品線——讓單身人士可以烹制新鮮的米飯,并且不會吃不完,很多中國人不喜歡吃冰箱冷藏過的剩飯。
中國人不愿結婚的是一部分,更多的人還在尋找他們伴侶。
本文“”來源:http://www.hangqichache.cn/news/shehui/66461.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址。作者:yuj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