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11-25 17:05?出處 綜合
西藏現罕見冰崩:2016年7月17日,在西藏阿里地區東汝鄉發生罕見冰塌,截至目前,已造成9人死亡,300多名救援隊員在搜尋失蹤牧民。全球變暖造成冰川融化,這次西藏冰崩也是氣候變暖造成,或許,全球變暖災難才剛開始。
據新華社的報道以及科學家團隊后來的統計,雖然數百人的救援隊后來趕到進行了9天的救援,仍有9人死亡,數百頭牦牛失蹤以及大量的草場被破壞。西藏現罕見冰崩形成了面積大約10平方公里的冰川塌方體,約相當于1400個足球場大小,體積約0.7億立方米。9月21日,附近的冰川又一次發生罕見的大范圍崩塌。
全球變暖雖然引發了許多地區的冰川退縮,但阿里曾是個例外,那里的冰川在過去幾十年變化緩慢。對于冰川科學家們來說,這兩次冰崩被認為徹底顛覆了以前的認識。研究者認為,氣候變化極有可能是阿里這兩次冰塌的“真兇”,隨著當地氣溫上升以及降水增加,這兩次冰崩可能只是今后一系列冰崩災害的開始。
在即將發表在《冰河學期刊》(Journal of Glaciology)的一項研究中,來自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俄亥俄州立大學伯德極地和氣候研究中心(Byrd Polar and Climate Research Center )等機構的研究者們認為,氣候變化極有可能是阿里這兩次冰塌的“真兇”,隨著當地氣溫上升以及降水增加,這兩次冰崩可能只是今后一系列冰崩災害的開始,對此,現有的科學還沒有足夠的研究和準備。
阿里地區位于西藏的西北部,平均海拔4500米,喜馬拉雅山、岡底斯山、喀喇昆侖山橫亙其中。研究者統計,阿里地區有5862條冰川,面積約4900平方公里。這些冰川為當地提供了持續穩定的水源,但也包含著災害風險。
過去幾十年的監測顯示,阿里地區冰川多以溫底低、積累量低、變化慢、流速慢為特征,被研究者認為是極為穩定的冰川。而今年崩塌的冰川碎冰帶超過了原來的冰川面積,這在歷史上都沒有記載。對當地氣候的監測也表明,隨著全球氣溫上升,在過去的50多年,當地溫度也在持續升高。
對衛星圖片的分析顯示,崩塌的冰川變化始于2015年9月的融雪。積水滲透,在冰川下累積,造成底部滑動,而冰川上部卻被卡在一個狹小的山谷中,這可能逐漸誘發了災難。科學家們推測,這種冰川的變化與全球變暖極為相關,但他們仍然需要進行更多的研究。但如果事實如他們猜想的那樣,那么阿里的冰崩可能是一種新的冰川災害,或是一新的冰川退縮方式。它們將再一次敲響全球氣候變化的警鐘。
中國科學院冰凍圈國家重點實驗室康世昌、郭萬欽等人認為,阿里的冰崩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如西藏林芝地區南伽巴瓦峰等區域的冰川躍動導致的多次冰崩事件一樣,是冰川的周期性運動。郭萬欽解釋說,目前所知造成冰川躍動的原因主要是冰川內部的周期性不穩定性所導致,外界影響暫時還沒有定論。
但持有不同觀點的研究者同樣認為,全球變暖必然導致更多冰川融水進入冰川底床,會在一定程度上改變冰川躍動的發展過程。根據郭萬欽所在實驗室的數據,我國境內的數千條冰川中,約有1%目前處于躍動期。
本文“”來源:http://www.hangqichache.cn/news/shehui/67000.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址。作者:yuj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