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09-23 15:36?出處 新快報
身份證實現電子化即將到來:為了保證個人信息安全,近日,公安部研究電子身份證,將電子身份證標識載入手機卡的時代即將來臨,網證避免個人身份信息泄漏。
電子身份證標識有何作用?
電子身份證標識,簡稱eID,是以密碼技術為基礎、以智能安全芯片為載體、由“公安部公民網絡身份識別系統”簽發給公民的網絡身份標識,能夠在不泄露身份信息的前提下在線遠程識別身份。
簡單來說,eID就是公民在網絡上的一個身份標識。它既不是明文的身份信息,也不是像身份證那樣的證件。
這項技術最關鍵的是:未來,當你使用載有eID的銀行卡或手機卡進行交易時,網站后臺可以在線辨別eID的真偽和有效性,不用再保存用戶的身份信息!
也就是說,使用搭載了eID的銀行卡或智能手機時,不需要在網上提交自己的姓名、住址、電話、身份證號碼等個人信息,就能方便地進行網上交易。
這將極大的降低身份被盜用的風險,保障公民在個人隱私、網絡交易和虛擬財產等多方面的權益!
電子身份證標識,將實現“多點開花”
近日,公安部第三研究所在2017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對網絡電子身份標識(eID)的研發和發展進行了展示。
公安部第三研究所的工作人員表示,eID載入手機卡只是一個開始,未來,包括不動產權自助查詢、食藥檢查等方面,eID都將大顯身手。
目前,電子身份標識技術,已經開始應用于銀行卡。中國工商銀行已在全國試點發行八千多萬張加載eID的金融IC卡。
而在即將到來的10月,全國首個將eID運用到不動產登記領域的項目也將在海南海口市正式運行。
在海口市辦理不動產權證的公民將都能獲得一張eID不動產權卡,在保障個人信息安全的同時,持卡人還可享受金融機構至少20萬元的授信。
可見,一個靠傳統身份證進行身份驗證的時代即將成為過去,把數字身份加載在手機SIM卡中,全新的在線身份信息驗證,將成為未來的發展趨勢。
如何保護個人信息以防泄露
針對個人信息泄露的主要途徑,我們應當注意或做好以下六個方面,以保護個人信息:
一是保護身份證號碼、銀行卡號、密碼及其他個人隱私信息,千萬不要把這些信息通過郵件、短信或電話告訴別人,無論您認為這個人多么可靠。
二是不要跟網上那些不認識的“朋友”浪費時間,應直接忽略他們,因為他們可能是騙子偽裝而來。
三是保護私人電腦和手機安全。如通過安裝防火墻等方式,阻止入侵者遠程訪問個人計算機和手機;使用復雜密碼,提高黑客破解密碼難度。不用電腦時,一定要關機。
四是合理清理“信息垃圾”。丟掉含有私人信息的文件前先將其銷毀。
五是仔細閱讀銀行對賬單、賬單及信用卡報告,確認沒有可疑交易。
六是網上購物需要注意:首先,在輸入信用卡和個人信息之前確認網站是否安全,大多數網站會有防偽安全標志(如網址旁邊的掛鎖)。
如果發現有人利用您的個人信息損害您的任何權益,應立刻報警。
本文“”來源:http://www.hangqichache.cn/news/shehui/69508.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址。作者:yuj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