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04-13 12:10?出處 上海證券報·中國證券網
進口抗癌藥零關稅5月1日起實施
進口抗癌藥零關稅:4月12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正式決定從5月1日起,將包括抗癌藥在內的所有普通藥品、具有抗癌作用的生物堿類藥品及有實際進口的中成藥進口零關稅,使我國實際進口的全部抗癌藥實現零關稅。
業內人士認為,抗癌藥物零關稅的實施,有利于進口抗癌藥品價格下降,進一步減輕癌癥患者及家庭的治病成本,化解民生痛點,而創新藥的加快進口上市,也將加速國內藥企仿制藥推出速度或加強自主創新產品的研發。
在進口藥領域,受到關稅過高、代理層級多、壟斷供應等影響,藥價過高的問題尤其突出。國內很多進口藥特別是抗癌藥品,往往比國外價格高出一大截,令患者難以承受,抗癌藥進口實施零關稅后,進口成本會同步降低。
目前進口藥實際關稅稅率約5%至6%,中國抗腫瘤藥市場規模約1400億元,其中進口約占三分之一,約400億元,進口抗癌藥零關稅后可以減少中國腫瘤患者20億元的開銷。
從企業角度而言,抗癌藥進口零關稅后,一些流通藥企將受益。目前,進口藥中部分品種由進口企業在中國的分公司進行銷售,而大部分品種是通過境內的公司代理引進。
我國兩票制政策明確規定,境外藥品國內總代理(全國僅限1家國內總代理)可視同生產企業。商品價格跟成本和銷量有關系,進口藥的使用量提高后,企業經營成本就會攤薄,亦能進一步降低藥價,以惠及更多患者。
上海醫藥作為我國最大的進口藥品代理商和分銷商,尤其是成功收購康德樂中國以后,其進口藥品的總代理品種數躍居行業第一,上海醫藥或將成為此次關稅調整后最受益公司。另外,國藥控股、華潤醫藥等分銷龍頭也有一定的進口藥代理優勢。
加快進口藥上市審批進程也意義重大。多位醫藥行業人士向記者表示:“以前國外創新藥進入中國市場需要經過較長的審批時間,有的新藥產品在國外上市7、8年后才被正式引進國內市場,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國內患者享受最先進的藥物治療。”
有數據顯示,2001年至2016年期間,發達國家有433種創新藥上市,只有100多種在中國上市。
近兩年來,隨著國家積極推進藥品審評審批改革,國外創新藥進入中國的困局正在逐漸打破。
去年初,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CFDA)發布相關政策進一步明確:“境外企業在中國進行的國際多中心藥物臨床試驗,符合中國藥品注冊相關要求的,完成國際多中心臨床試驗后可以直接提出上市申請”,為創新藥進口上市開辟了“綠色通道”。
此后,在CFDA發布的優先審評藥品名單中,拜耳醫藥等國際制藥公司的多個產品也陸續現身。
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約有20家左右外企創新藥物在中國獲批上市,包括拜耳、諾華、賽諾菲、強生、阿斯利康等跨國公司,新藥涉及的治療領域包括腫瘤、丙肝、糖尿病、帕金森病、艾滋病、高血壓、抑郁癥等,其中約35%為抗腫瘤藥物。
有券商分析人士指出,進口抗癌藥零關稅,加快創新藥進口上市,也將加快國內藥品的用藥升級。
本文“”來源:http://www.hangqichache.cn/news/shehui/70395.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址。作者:祁豆豆 張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