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06-11 11:21?出處 綜合法制晚報
落馬官員迎第二春:近日,《中國紀檢監察》雜志刊文稱,湖北省加強受處分黨員干部教育管理工作,讓“有錯干部”變成“有為干部”,不少落馬官員迎來第二春實現人生大逆轉。
觀海解局小編梳理發現,受處分甚至身陷囹圄后搞科研、著書立說的“勵志官員”,以及出獄后發起“逆襲”,實現人生“反轉劇”的人其實并不在少數。
楊鄖生落馬后 獲得10萬元研究經費
近日引起關注的“反轉劇”主角叫楊鄖生,他是一名典型的學者型官員。公開資料顯示,楊鄖生從2003年開始在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深造,曾師從費孝通先生。2005年赴歐洲考察學習社會管理,2008年至今在北京大學國學院學習中國傳統文化。
楊鄖生曾經擔任鄖陽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書記、十堰市作家協會主席,是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發表小說、散文和紀實文學作品近百萬字,既有黨建理論專著《黨內民主機制論綱》,也有地方文化研究專著《鄖陽民俗文化》,還有長篇報告文學《夢縈故鄉那條河》,游記散文集《藏地大回環》。
據《中國紀檢監察》雜志報道,2015年4月,楊鄖生因嚴重違紀,被湖北省紀委立案調查。接受調查期間,楊鄖生坦白交代問題,退繳全部違紀所得。當年7月,他被開除,行政職務降為科員,到相關單位從事研究工作。
受處分后的楊鄖生,能夠正確認識錯誤、正確對待處分,努力做力所能及的工作。湖北省紀委在進行幫扶教育回訪時,發現他對漢水流域民俗文化和明代漢江文化史研究有一定專長,但違紀案件發生后,研究工作因經費短缺陷入停滯,即請十堰市紀委協調,由市財政撥付專款10萬元,交楊鄖生幫扶教育單位十堰市人大辦公室進行管理,支持其開展研究。
據報道,楊鄖生組織撰寫了《漢水流域民俗文化研究》和《明代漢江文化史》兩部專著。
原交通局副局長兼總工騰思帶領獄友一起搞發明
據《成都晚報》報道,四川省某市交通局副局長兼總工程師騰思,曾獲省級科技成果三等獎,2006年,因受賄罪被判刑7年。在獄中,騰思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獨自研制的“水下澆筑混凝土導管埋置深度顯示儀”獲得了了國家專利局認證。此后,騰思與因受賄罪入獄的,技術員出身的四川省某市糧食局局長,設計出壁掛式點煙架,做出來的9個實物目前已安放到監區內使用。
騰思還邀約其他服刑工程技術人員,共同研制一套橋梁險情自動報警系統。騰思說,橋梁上安裝了這種設備,一旦遇到大洪水、外力沖擊,建筑體可能發生扭曲坍塌險情前,便能自動發出警報,提醒過往行人、車輛注意。而因為發明創造,他和搭檔獲得了減刑的機會。騰思透露,出獄前,肯定能完成“四大發明”。
“監獄愛迪生”南勇 發明專利還寫小說
原足協副主席、原國家體育總局足管中心主任南勇在獄中,成為“監獄愛迪生”。
他因為獲得4項專利和出版一本小說而獲得一年減刑。
4項目專利包括“足球射門練習裝置”和“便攜式球門”兩個體育專利,和 “移動終端支撐架”“臺式電腦顯示器組合體”兩個非體育的專利。
發明專利之外,南勇還創作了一本12萬字的長篇小說——《孤獨的祭靈者》,并出版發行。這為他贏得了兩個月共計180分的積分,即一個監獄表揚的獎勵,相當于兩個月的減刑。
據人民網報道,這本長達12萬字的小說講述了一個高智商逃犯和懷才不遇的軍事專家的故事,一個軍事項目將兩人的人生軌跡聯系到了一起。在故事中,南勇詳細描寫了雷達的測試過程,還借主人公之口科普了非線性動力學,知識涉獵范圍極廣,有意思的是,書中還有諜戰情節。有人分析,小說中知識涉獵極廣疑似南勇借主人公喻己。
作為中國足球人,南勇的小說中依舊有中國足球的影子,“夏天(主人公)就喜歡爆冷,他支持中國國家足球隊,就是出于爆冷的心理。夏天從來不認為世界上有戰勝不了的球隊,任何隊都是可以戰勝的。”
原市委書記收廢品一年賺10多萬
據《北京青年報》報道,1990年,42歲的楊振海被任命為鄭州市委常委、鞏義市委書記。6年后,楊振海因受賄罪被判處8年徒刑。一直到了2004年2月,楊振海被提前釋放。
這位從河南焦作礦業學院畢業的原市委書記,在步入政壇之前,曾經在河南省鞏義市一家冶煉廠從技術員做到工程師,再做到廠長。在出獄后,妻子曾要他“找找市里的領導,安排到技校當老師”,兒子建議父親去某鋼鐵公司,但是楊振海選擇了“廢品收購生意”,一年凈賺12.8萬。
一年后,他又被一個工廠聘為副廠長,主管生產和技術革新。
落馬局長逆襲成“網紅經濟學家”
著名經濟學家邱曉華這些年來很活躍,頻繁亮相于各種場合,談房產、談股市、談GDP增速,由于話題分量足,屢屢成為各大財經媒體報道的焦點。
而在12年前,時任國家統計局局長的他,因在職期間收受不法企業主所送現金、生活腐化墮落、涉嫌重婚犯罪等問題,被雙開并免去局長職務,獲罪入獄一年。
所以,邱曉華如今的頭銜有兩個:著名經濟學家以及國家統計局原局長。由于邱曉華發表的經濟觀點貼近時事,頗有見地,在各類新媒體平臺上流傳甚廣,這讓他成為當下頗具知名度的經濟“網紅”。
編譯局原局長進軍學術圈
據《錢江晚報》報道,2015年1月,新一期的《學術交流》雜志出爐后,有眼尖的讀者在一幅照片中發現一張熟悉的面孔。不錯,那正是十八大后被免職的首個中央部門“一把手”——中央編譯局原局長衣俊卿。
2013年1月17日新華社發布的消息稱,衣俊卿是“因為生活作風問題,不適合繼續在現崗位工作”,而被免去時任職務的。時隔22個月之后,衣俊卿衣冠楚楚地坐在由中國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會主辦、黑龍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承辦的“第九屆國外馬克思主義論壇”合影正中央。
“煙王”變身“橙王”書寫傳奇
在這些“逆襲成功”的人當中,最讓人刮目相看的人物當然是褚時健。上個月有報道稱,這位90高齡的老人如今在玉溪市的一幢兩層小樓里安享晚年。平日,除了偶爾去山上看一下果樹,他的最大愛好是上街買菜和看《新聞聯播》。
1979年到1994年間,褚時健成功地將紅塔山打造成中國名牌香煙,使玉溪卷煙廠成為亞洲第一、世界前列的現代化大型煙草企業。1994年,褚時健當選全國“十大改革風云人物”,被稱為“中國煙草大王”。
1999年1月9日,71歲的褚時健因經濟問題被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2001年,他被減刑為有期徒刑17年。同年,因為嚴重的糖尿病褚時健獲批保外就醫,回到家中居住養病。2002年,褚時健承包了一片2400畝的荒山,種起了橙子,而這一年他已經70多歲。
2008年,褚時健獲減刑至有期徒刑12年,2011年刑滿釋放。
2014年,褚橙莊園修建完成。今年1月,云南褚氏果業股份有限公司舉辦成立儀式,90歲高齡的褚時健任董事長一職。
俗話說不蓋棺不定論,無論是被降職的有錯官員,還是因嚴重違紀違法而鋃鐺入獄的落馬官員、國企高管,無論是在監獄里還是在刑滿釋放之后,顯然都有機會翻開人生新的一頁完成“逆襲”。
而給予一個人更客觀的評價,讓踏上歧途的人有機會重新上路,這可以說也是社會進步的一種表現。
本文“”來源:http://www.hangqichache.cn/news/shehui/70562.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址。作者:yuj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