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11-10 20:01?出處 綜合廣州日報
相親結婚贈四套房:身在深圳的周德華經歷兩年“相親角”相親后,他成功找到老伴,周德華在深圳有5套房,結婚贈四套房不知道怎么說,這么大年紀相親還有真愛嗎?是沖著4套房吧?
相親結婚贈四套房
過去一年間,周德華見了十多名相親對象,經過3個多月的交流接觸,最終他和來自廣州的張莉(化名)走到了一起。
深圳蓮花山公園相親角,棕櫚樹下,張貼著一張張印有個人戶籍、收入、房產、學歷等條件的相親者資料。周德華的相親資料用塑料套包裹著,非常顯眼。過去兩年多里,每個星期他都要坐兩個小時公交車從坪山過來一趟,看看自己的征婚廣告是否有損壞,風雨無阻。兩年多過去了,周德華的堅持總算收到了回報。
相親結婚贈四套房
跟一年前相比,記者明顯感覺到,周德華更健談了,白頭發多了不少。周德華在蓮花山相親角的資料略有調整。他的收入比一年前略有上漲,每個月約有3500元。同時,他刪除了之前可能不利于自己找老伴的幾個要求,一是要求對方會開車。二是刪除了要求對方會做飯。
也許是因為“大年紀”相親,也許是因為他“深圳四套房可贈與對方”的表態,周德華一下子火了,前來找他相親的人多了不少。過去一年間,有十來名中年阿姨前來找他“談談”,但遺憾的是,好幾次距離姻緣達成就差那么一點點。
周德華說,他見的這十多人中,年齡從40多歲到60多歲不等。
此外,還有3名來自廣州的中年女士看到報道后找到了他,但其中兩位見過面后感覺不太合適。“對方要求比較高,達不成共識。”其中一位喪偶的女士和周德華互相都看對了眼。但聽說周德華的條件后,周德華感到對方覺得他的條件有些配不上對方。一開始,他也沒有報太大希望,沒想到,經過一段時間的接觸后,雙方互相對對方有好感,于是繼續接觸。
這位來自廣州的張姨今年59歲,在廣州做服裝生意,為人和藹,氣質頗佳。周德華坦承,一開始見面時,他就被對方的談吐吸引住了,他意識到,這一回,可能遇到對的人了。
幸福來得太突然
兩人的接觸越來越頻密,周德華還與對方相約在深圳看了一場展覽。這位阿姨20多年前喪偶,后來一直未婚,也沒有子女,所以沒有來自子女方面的壓力。但即便如此,兩人要走到一起還是要克服很多困難。
最大的困難就是,周德華在深圳,而張莉阿姨在廣州,婚后究竟在誰的城市生活,雙方一開始還存有不同意見。后來周德華做出讓步,覺得婚后不管是在廣州還是深圳,只要雙方有感情,這都不是問題。
周德華說,這一次能成功,跟他認真總結了之前相親失利的教訓有關。
相親結婚贈四套房:周德華在粘貼自己的相親廣告。
在周德華看來,張姨是被自己的真誠打動了。“她覺得我是個值得信賴的人。”周德華說,過去兩年,自己一直夢想著有一天能有一個老伴和自己并肩行走在夕陽下或逛公園是怎樣的一番滋味,他已經有20多年沒有體會到這種感覺了,當這一天真的到來時,周德華竟又有些猝不及防,幸福來得太突然,他還有些不習慣。
真城打動了對方
能在老年覓得老伴,以后兩個人能攜手安度晚年,周德華感到很欣慰,說起過去兩年在蓮花山相親角相親的經歷,周德華感慨萬千。“每個星期都要過來坐一個多小時公交車相親角看我的資料有沒有被雨淋濕;每個電話我都會接,每次接電話時都很禮貌,因為很可能打電話給我的就是我將來的老伴。”
在相親市場上接受挑選,頻頻被拒絕,周德華說,自己的心也逐漸被磨礪得堅強起來。周德華說,早年的時候,遇到合適的相親對象,如果最后對方看不上自己,自己會難過好幾天。但現在,他慢慢看開了,一聽沒戲或者不靠譜,也不多做糾纏,轉身離開。
周德華說,這次相親能夠成功,主要原因是自己的真誠打動了對方。比如,他平時喜歡吃口味稍重一些的食物,但張姨常年在廣州生活,口味比較清淡,即便是兩人在約會時吃一餐飯,點的菜的也都是格外清淡的。當對方回到廣州后,他每天都會打電話問候。有時,晚上11點了,兩人還在煲“電話粥”。
周德華說,自從有了聊天和傾訴的對象后,他感覺自己的心態好像也年輕了很多。“幸虧我沒有放棄,兩年來還是堅持了下來。以后,哪怕生活中遇到再大的風浪,他也終于有個伴了。
要主動,不要怕被拒絕
“常駐”在相親角,周德華也發現了其中的一些端倪:以前相親的很多都是8090后,如今越來越多的中老年人也加入了進來。
相親結婚贈四套房:周德華在和聯系人打電話。
周德華表示,他希望通過自己經歷鼓勵更多的老人去積極“追愛”。“老了沒個伴真的很孤單,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我每天晚上下班推開門,里面黑乎乎的,屋子里面很安靜,一點聲音也沒有,那滋味真是難受。”
“老人也有追求愛的權利,不要覺得不好意思。”周德華透露,起初還有不少人對自己這么大歲數還高調相親感到難以理解,但時間久了之后,越來越多的人支持他的行為。不過有些時候,他也會成為相親角里的“反面教材”,一些家長總會將他視為教育子女早日成家的生動案例。
但是周德華也不吝向年輕人分享自己的相親經驗。他說,首先一定要主動,不要怕被拒絕。“尤其是年輕小伙子,發現合適的對象一定要主動,不能等著對方來找自己。”其次是要真誠,不能對自己的情況有所隱瞞,包括自己的生活習慣等都要如實告訴對方,看對方能否接受。即便整個相親過程屢屢受挫,但周德華堅信自己的真愛就在不遠處。
“老了沒個伴真的很孤單,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我每天晚上下班推開門,里面黑乎乎的,屋子里面很安靜,一點聲音也沒有,那滋味真是難受。”今年7月,已經68歲的周德華還感慨說,距離自己定下的70歲之前找到老伴的目標剩下的時間已經不遠了,自己也開始有了危機感。沒想到幾個月后,就傳來了好消息。
老年相親更講“門當戶對”
老年人相親,往往好事多磨。周德華在相親角花了整整兩年才找到合適的老伴,總算美夢成真。但在和記者聊天時,他說得最多的兩個詞是“不容易”和“靠緣分”。
“緣分就在話鋒之間,投緣或不投緣,可能就決定了兩個人的緣分。”老周說,相親只是提供了一種路徑,能否在一起關鍵還要看兩人有沒有緣分。“基本上聊上半個小時,就知道雙方合不合適,有沒有戲。”
老周說,太坦誠、太直白,反而容易吃虧,在相親過程中要有所保留,有些情況可以等雙方接觸得差不多了再慢慢談,否則,一開始可能就把對方嚇跑了。這是他見了好幾個相親者之后總結出的教訓。
在老周看來,老年人相親也講究“門當戶對”。雙方的條件要相當,有共同的愛好或者能在某一個方面達成一致,這樣才能走到一起。否則,雙方經濟地位相差太懸殊,就很難在一起。“說實話,我也不想高攀。”
財產問題往往成“攔路虎”
周德華透露,財產分割問題是老人家重新組建家庭的一大障礙。一開始,自己的女兒對于父親快70歲了還這樣高調相親就有些接受不了,對于父親婚后將財產全部送給女方更難以接受,認為這樣會有很多人是沖著父親的財產而來,為此父女倆的關系一度鬧得很僵。“一樁‘黃昏戀’如果老人的子女們反對,那么這樁婚姻八九成是要‘黃’的。”周德華說。
有阿姨微信之后,連聲“你好”都不說就直奔主題:“聽說你在深圳有5套房子,值多少錢?”這讓老周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他說,雖然到了這個歲數,相親雙方都是想在一起搭個伴過日子,直接一點可以理解,但這樣一開始就問對方有多少財產的,還是讓他有些不舒服。
“此外,70歲也是一道坎。”周德華透露,如果過了70歲,相親雙方都會對婚姻的前景打一個問號。所以,每次遇到有人對他的征婚廣告感興趣的,他都很耐心地和對方深聊,生怕錯過一段姻緣。
如今,已經68歲的周德華,終于在70歲之前等來了“真愛”,有了老伴之后,他對未來重新有了期許:“我都想好了,買一輛車改裝成房車,我們倆就開著車全國各地旅游。”周德華說得有些入神,眼神中滿滿都是憧憬。
本文“”來源:http://www.hangqichache.cn/news/shehui/71835.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址。作者:yuj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