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12-20 19:55?出處 新京報
農民蓋房挖出文物:陜西禮泉縣一農民蓋房平整土地時,挖掘出一唐代文物,是一個石墩。經昭陵博物館專業人員初步鑒定,是唐太宗李世民唐昭陵陪葬墓碑底座。目前,該文物已移交至昭陵博物館暫時收藏保管。
12月19日上午,新京報記者致電禮泉縣文物旅游局,一袁姓工作人員表示,12月16日,在煙霞鎮袁坡村,一位40余歲的男性農民蓋房,在平整土地時,發現了一個碑石的碑座。接到群眾文物熱線舉報電話后,文物旅游稽查大隊執法人員趕赴現場,發現出土石刻文物1件,經昭陵博物館專業人員初步鑒定,為唐太宗李世民唐昭陵陪葬墓碑底座。
上述工作人員介紹,該石刻文物,對研究昭陵陪葬墓的形制以及初唐石刻工藝,具有較高的文物價值和研究價值。目前,該文物已移交至昭陵博物館暫時收藏保管,“等待上級鑒定部門最終確認后,將與其他墓葬文物集中統一收藏”。
新京報記者從該局獲悉,該文物的發掘點位于國家AAA級旅游景區昭陵附近。
唐昭陵墓園官網公示信息顯示,唐太宗李世民昭陵,位于咸陽城西北40公里處,禮泉縣煙霞鄉九嵕山上,陵園面積2萬公頃,周長60公里,現代考古通過對整個陵園的實地考察,陪葬人數或有300多人。陪葬墓數目之多,為歷代帝王陵寢之冠。
本文“”來源:http://www.hangqichache.cn/news/shehui/72221.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址。作者:記者 李一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