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03-05 17:44?出處 北京知道
故宮慶生禮單曝光:2020年故宮將迎600周年華誕。今年下半年開始,故宮博物院將新增一系列優質展覽,從歷史遺存、書畫器物、宮廷文化、文人雅士、節慶風俗、世界文明、考古發現等方面,為六百歲的紫禁城“慶生”。展覽將持續到2020年底。
據統計,這份計劃清單中,將舉行的書畫、瓷器、家具、文房、古琴等特展至少21項,升級改造的宮殿至少有9座。其中,中國古代名畫中的杰作《韓熙載夜宴圖》和《清明上河圖》,明年將先后在故宮展出,上演史詩級“接棒”。同時,延禧宮、養心殿、奉先殿等也將迎來改造和開放。
今天上午,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公布了故宮博物院紫禁城600周年展覽計劃。知道君這就帶大家來看看故宮600歲“慶生”將有哪些大禮!
延禧宮將改造為外國文物館
因《延禧攻略》走紅網絡的延禧宮,計劃在2020年紫禁城建成600周年之際改造為外國文物館。
延禧宮為內廷東六宮之一,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延禧宮起火,僅剩宮門。宣統元年(1909年)在延禧宮原址修建了一座3層西洋式建筑——水殿。據記載,水殿底層地板為玻璃制成,隆裕太后題匾額曰“靈沼軒”,俗稱“水晶宮”。因國庫空虛,水晶宮直至宣統三年(1911年)冬尚未完工,后被迫停建,被稱為故宮“唯一的爛尾樓”。
故宮慶生禮單曝光:延禧宮被戲稱為北京資歷最老的一處“爛尾樓”。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日前,故宮獲捐人民幣1億元,用于延禧宮區域建筑的研究性保護和修繕、外國文物館的籌備以及香港青少年交流和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綜合培訓等。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介紹,故宮博物院庋藏的外國文物類別豐富,包括漆器、陶器、瓷器、琺瑯器、織物、繪畫、書籍、雕塑等,國別五花八門,有英國、法國、德國、瑞士、俄羅斯、意大利、日本、朝鮮等國家。其來源主要是清宮舊藏,也有部分為民間征集或個人捐贈。其時代從16世紀至20世紀初不等,而以18、19世紀居多。其介紹,外國文物館將通過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外國文物,展現所屬國家的文化風貌,反映出中國與其他國家政治、經濟、文化交流的盛況。
《清明上河圖》明年9月重出江湖
自2015年展出后進入“休眠”狀態的《清明上河圖》,將在明年紫禁城建成600周年之時重出江湖。
單霽翔介紹,2020年9月,“《清明上河圖》與歷代風俗畫”展在午門正殿及東西雁翅樓展廳舉辦。風俗畫作為人物畫的一個分支,是以習俗生活為題材的繪畫,它采取比較客觀的視角,描繪社會習俗的場景。
故宮慶生禮單曝光:《清明上河圖》(局部)。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宋代是中國風俗畫創作的高峰期,其中最著名的是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作品以長卷形式,采用散點透視構圖法,生動記錄了中國十二世紀北宋都城東京(又稱汴京,今河南開封)的城市面貌和當時社會各階層人民的生活狀況。
《清明上河圖》第一次展覽是2005年10月10日慶祝故宮博物院80歲生日時,在故宮展出。第二次是2007年7月獻禮香港回歸十周年時,在香港展出。第三次是2012年1月5日,在日本展出。第四次是2015年9月8日,在故宮武英殿的“石渠寶笈特展”中展出。在僅有的五次展覽中,除第一次與第二次的間隔時間不到三年之外,后兩次的間隔時間都在3至5年。
《韓熙載夜宴圖》明年5月展出
《韓熙載夜宴圖》為首的人物畫作品將在2020年5月展出,為故宮“慶生”。
單霽翔介紹,2020年5月,“韓熙載夜宴圖——歷代人物畫作品展”在午門正殿及東西雁翅樓展廳展出。
故宮慶生禮單曝光:《韓熙載夜宴圖》(局部)。
南唐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以連環長卷的方式描摹刻畫了韓熙載的復雜心境。該圖在人物畫技法和構圖上都十分精妙,是我國古代人物畫的杰作。
此外,《揮扇仕女圖》、《采薇圖》、《蕭翼賺蘭亭圖》等重要作品也將展出,展現故宮博物院在人物畫收藏上突出優勢。該展覽將以《韓熙載夜宴圖》為中心,系統梳理、展示中國歷代人物畫的發展脈絡。
養心殿計劃明年10月開放
養心殿計劃2020年10月研究性保護竣工并開放,以原狀展覽為主,同時于西配殿舉辦“養心殿項目保護性修繕成果展”。
故宮慶生禮單曝光:2018年9月3日,故宮養心殿正式啟動古建修繕工程。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養心殿區域的原狀展覽從上世紀70年代直至現在,已經展出了40多年。目前養心殿區域古建筑正在修繕,在古建筑修繕期間,故宮博物院對養心殿所陳文物根據內容加以整理,在各地的博物館進行展覽。
從2016年9月至今,養心殿展覽已經在首都博物館、香港藝術館、南京博物院、山東省博物館、遼寧省博物館進行了展出,展覽內容主要包括原狀展和專題展兩大部分。原狀展主要是將養心殿正殿明間、西暖閣、東暖閣、三希堂、佛堂的陳列進行復原,專題展主要展示了政務處理、清宮造辦處、宮廷生活等方面。
奉先殿將恢復原狀,明年9月開放
奉先殿將恢復奉先殿原狀及供奉明清帝后的場景,計劃2020年9月向公眾開放。
奉先殿位于東六宮南端,是明清帝王祭祀祖先的場所。明代永樂皇帝遷都北京,按太祖之制建奉先殿于乾清宮東側,以作為家廟祭祖。清順治十四年重建,后經康、乾兩朝改建形成了現在的奉先殿建筑布局。建國后,奉先殿經改造,先后作為文物庫房及專題展廳,目前祭祀原狀無存。
故宮慶生禮單曝光:故宮奉先殿。
為了豐富故宮博物院展示內容,將通過展覽的形式復原前堂后寢的祭祀場景,展示清代祭祖場景。前殿9間擬恢復原狀7間,陳設清高祖努爾哈赤至嘉慶朝寶座、供案、祭器。工字廊擬陳設清代奉先殿的祭祀程序、祭品說明,以便觀眾了解奉先殿的祭祖程序。
后殿靠墻部分按道光時的陳設恢復:“中室列龕三,奉太祖、太宗、世祖;左一室龕二,奉圣祖、高宗;右一室龕二,奉世宗、仁宗。昭穆仍舊制,余四室分列八龕焉。”擬恢復5間11室原狀陳設。
除上述“大禮”外,還有這些:
午門正殿及東西雁翅樓展廳:
今年9月 萬紫千紅——中國古代花木文物特展
今年11月 洪武、永樂、宣德瓷器大展
明年12月 康、雍、乾瓷器大展
文華殿:
今年5月 “乾隆皇帝的文人會”展覽
今年11月 藏傳佛教文物展
明年5月 海上四任書畫特展
武英殿:
今年3月 千年文脈大美雄安——雄安新區歷史文化展
今年7月 良渚玉文化展
2020年6月底完成武英殿陶瓷館升級改造,系統展現中國陶瓷發展史。
齋宮、誠肅殿:
今年3月 龍鳳呈祥——故宮博物院藏龍鳳題材文物展
今年7月 “天下龍泉——龍泉青瓷與全球化”大展
景仁宮:
今年11月 故宮文房特展
明年4月 清代漆器特展
明年9月 乾隆玉器展
永和宮:
今年4月 宮廷御醫藥展
鐘粹宮:
今年4月舉辦“大圣遺音——古琴文化展”,這是故宮博物院開設的第一個古琴和與古琴相關的器物展覽。
神武門:
今年8月 穆穆之儀——來自莫斯科克里姆林宮的俄羅斯宮廷典禮展
體仁閣迤南廡殿、迤北廊房、弘義閣及迤南廊房經改造用于倉儲式展示大藏經等書版,此次展覽是故宮博物院首次以倉儲式陳列方式向公眾大規模展示經版類文物藏品。該展覽將展出多達24萬塊書版,除書版文物外,展廳中將有沉浸式場景展示并設置互動體驗區。
御茶膳房建成“瓷器倉儲展”,以故宮博物院藏清代御窯瓷器為主,涉及藏品約15萬件。
南薰殿將建成“明式家具館”,成為常設展館,與南大庫“清代宮廷家具展覽”一同構成明清宮廷家具展示的完整系列,屆時故宮博物院對外展出的家具文物數量將再創新高。
咸福宮計劃今年舉辦“我在故宮修文物”常設展覽,展示故宮博物院數十門類的文物修復成果,并以多媒體形式向觀眾展示文物修復技藝與過程,設置非物質遺產展示和觀眾互動。
本文“”來源:http://www.hangqichache.cn/news/shehui/72476.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址。作者:記者 馬瑾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