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07-17 11:58?出處 紅星新聞
四川骨科大夫左手給右手做手術
四川遂寧一院骨科大夫曾江華自己左手給自己右手做手術:雖然是一臺小手術,也需要自己打麻藥,自己在患處切開口子,處理病灶,他的右手手腕部位狹窄性腱鞘炎通過微創手術自己治好了,曾江華醫生技術過硬。
媒體稱四川遂寧市第一人民醫院的骨科醫生曾江華是個“狠人”,今年35歲的曾江華,是遂寧一院創傷骨科醫生。手術前,他的右手手腕已疼了大半個月,因不想耽擱工作,一直沒有找其他醫生幫忙看病。三天前,病痛再次發作,“大拇指不能翹起來,手掌都沒法彎曲。”又不想找同事們幫忙,那“何不自己給自己做手術呢?”
四川骨科大夫左手給右手做手術
于是用左手給右手做了一臺微創手術:自己打麻藥,自己在患處切開口子。整個手術持續幾分鐘,直到包扎才讓同事幫了個“小忙”。
遂寧市第一人民醫院骨科科室內僅曾江華一人會操作小針刀,做微創手術。他患的是右橈骨莖突炎,按傳統外科手術方式,需在手腕處開一道3厘米長創口,還需麻醉師、主刀醫師、護士等人緊密配合,不僅風險較大,且病人術后至少需要休養兩個星期。
他說,選擇自己給自己做手術,是為了“練練手”。傳統手術的切口一般有3公分,需要縫合、拆線,至少需要休養兩個星期。他想嘗試用微創手術治療狹窄性腱鞘炎效果會怎么樣,于是決定拿自己做試驗。
“趁這次自己需要做手術,就自己好好體驗下。”曾江華說,給自己做手術,好進一步優化手術,給患者更好的就醫體驗。
左手給右手做手術:不痛,只是有些不便
曾江華決定自己給自己做手術的時候,同事們都感到有些吃驚,因為身邊畢竟有那么多骨科同事。
“自己在自己身上做手術,這必然會有心理障礙的。”遂寧市第一人民醫院的骨科醫生張勇告訴紅星新聞記者,當時大家勸過曾江華,但曾江華表現得很輕松淡定,還是決定親自操刀。
曾江華介紹,自己右手已經患腱鞘炎兩三個月了,一開始在同事的建議下實行保守治療,但效果并不好,“腕關節支具都戴了個把月了,還是不見好轉。”所以他決定做手術,并且自己給自己做。
7月7日,在張勇和另一個同事的注視下,他給自己打了麻藥,然后從皮膚切開口子進行手術。整個過程大概幾分鐘,只有包扎請了同事幫忙。
那天,他單手鋪開手術刀、消毒液、麻醉劑等器械后,左手給右手手腕消毒、麻醉、再用手術刀尖輕輕割開發炎腱鞘上皮膚和肌肉,創口還不到0.4厘米。
這臺“一個人的手術”進行得很順利,整個過程沒有助手和其他人員在場,不到3分鐘便完成了手術。曾江華說,自己給自己扎針打麻藥的時候還是有些心理障礙,但過程中并不痛。一個手操作有些不便,但也還是較為容易地克服了。
為能在醫院為做完這臺小手術,前些天曾江華下班回家,對著顯微鏡反復練習過好幾次。他說,如果讓別人做這臺手術,不能感受只能用眼看,所以切口開得大些,而他給自己做就能感受到病灶的位置和深度等,切口可以開得更小,進一步微創化。
據悉,曾江華是2018年由遂寧一院從成都大醫院引進的高技能人才,在顯微外科上有較深造詣,目前已是該醫院創傷骨科科室的微創手術專家。其同事張勇告訴記者,此前科室主任已建議曾江華休假,但為不耽誤工作,他病了也沒請一天假,每天堅持上班。
“通過這次大膽嘗試,我認為自己收獲很大,以后可以給患者也這樣做。”目前,曾江華的手術創口已經結痂,腱鞘炎癥也已消失。
“我平時比較忙,想嘗試一下用微創手術縮短康復時間。”曾江華說,手術很順利,創口就兩三毫米,不用縫針,只是包扎了兩天就愈合了。因此自己手術后也沒有跟醫院請假,一個星期不到就已痊愈。
曾江華說,自己試驗成功,以后就可以把這種手術運用到其他病人身上。到時候病人可以不用住院,手術在急診室就可以完成。
據了解,曾江華為遂寧市第一人民醫院骨科的主治醫師,2010年本科畢業后參加工作,隨后又脫產攻讀研究生。曾江華擅長于骨科手足顯微外科工作,擅長斷指(肢)再植、皮瓣轉移、慢性創面修復等手術。
本文“”來源:http://www.hangqichache.cn/news/shehui/73827.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址。作者:記者 楊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