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03-26 00:43?出處 溫州都市報
謝池社區:收費人員每月交管理費三四百元
市區謝池巷的免費停車位被人圈占用以收取停車費,由來已久。五馬街道謝池社區居委會有關負責人稱,在這一帶收停車費的男子名叫"阿財",家庭比較困難,是社區的救助對象,他在此收費確經社區居委會同意,每月向居委會上交管理費。
昨天,"阿財"向記者出示了社區居委會發放的收費證。"阿財"說,他是瑞安人,在這看車已有3年多時間了,每月向居委會上交管理費三四百元。
屯前社區:多數是未達低保標準的下崗工人
夜幕降臨,市區望江東路一帶的路面兩側幾乎停滿車輛。五馬街道屯前社區居委會有關負責人說,屯前社區范圍內,目前有10多名收費人員收取路面停車費。他們都是社區的困難戶,多數是下崗工人,但均未達到低保戶的標準。他們的收費行為經過社區同意,每月向社區上交部分停車費。
蟬街社區:收費執照已過期
昨天下午3時,記者來到五馬街道蟬街社區,只見一名身穿藍色夾克、脖子上掛著"車輛保管上崗證"牌子的收費人員正在該社區居委會領取停車費的發票。據社區居委會主任付愛芬介紹,2006年8月,鹿城區開始道路停車社會化管理試點,在五馬街道的乘涼橋、蟬街等5個社區,劃出一批停車泊位,安排60多名車輛保管員持證上崗。"我們社區組織貧困戶在指定區域收費,他們穿統一制服,佩戴證件,還有正規發票。"
付愛芬拿出了一份車輛保管員的名單,上面共有18人。付愛芬介紹,該社區低保戶共20多人,但其中大多數是殘疾人或患有精神疾病,不適合車輛保管工作,因此安排部分未達到低保標準但還有勞動力的貧困戶上崗。
記者發現,收費人員的停車收費執照已過期。對此,付愛芬承認,工商部門去年已經停止核發停車收費執照。
大高橋社區:收費人員均處于低保邊緣
五馬街道大高橋社區居委會主任鄭美菊說,該社區的確安排了6名困難戶和下崗職工在社區劃定的區域內收停車費。他們中3人是"4050"人員(即男性在50周歲以上,女性在40周歲以上),夫妻雙雙失業,有《再就業優惠證》;另3人是社區里的貧困戶。6名收費人員家庭均未達到低保標準,處于低保邊緣。
鐵井欄社區:允許收費是為了解決就業問題
有讀者投訴,在興文里農貿市場門口,有人在交警劃定的免費停車點收費。對此,五馬街道鐵井欄社區居委會主任胡秀華說,該社區的確組織社區貧困戶在此收費,目的是解決他們的就業問題。而據記者了解,現在在此收費的是幾名永嘉人。胡秀華還稱,在免費停車點收費交警部門是知道的。記者隨后聯系了市交警支隊一大隊二中隊,該中隊民警稱:"未允許社區安排人員在免費停車位上收費"。記者 黃云峰 杜一川 本文“”來源:http://www.hangqichache.cn/news/wenzhou/13848.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址。
作者:溫州視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