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網訊 記者日前從市港航管理局了解到,甌江航道溫州至麗水交界處的疏浚和挖沙工作進展順利,溫州至青田已可通航500噸級內河船舶。到2012年,麗水和溫州間將修建起長達122公里高等級航道,500噸的貨船便可從溫州直達麗水市區。屆時,能耗小、污染輕的甌江航運將可重新煥發往日“黃金水道”的榮光。
發源于浙閩邊界武夷山脈的甌江,是我省第二大江。甌江航道因為條件較好,也一度成為浙西南的水上交通要道。然而因未得到綜合開發和利用,甌江水系航運存在發展緩慢,基礎設施落后、貨種單一,貨源不足等問題,導致甌江航運業不斷萎縮。
“原先青田至麗水都是淺灘,只能供小木船或竹筏往來,筑壩蓄水后才形成了航道,而目前青田有一段航道未疏浚完工,麗水還有一個船閘未完工。”市港航管理局市區分局局長陳希璋介紹說,目前青田到麗水仍還未能通行較大船舶。
“待四級航道修建成后,麗水的貨物、集裝箱將可通過船船聯運、水鐵聯運的方式,直達溫州港以及轉運到其他目的地,相比公路運輸,成本上將大大降低。”陳希璋說,由于水運成本低廉,甌江航運的復興發展將對浙西南經濟社會綜合效益產生深遠影響,也將同時增強溫州港的集聚和輻射能力,從而提升溫州港乃至我市在長三角和珠三角中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