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05-28 16:12?出處 青年時報
突如其來的央視曝光正將整個紫砂電器行業推上風口浪尖。西湖邊,同樣以"紫砂"為業的華夏紫砂博物館館長李長平卻對此并不在意,他更關心的,是數日前在北京舉辦的嘉德春季拍賣會。
"在那場拍賣會上,誕生了紫砂壺的最高價1232萬人民幣,而之前的最高紀錄不過300多萬。"玩了二十幾年紫砂壺的李長平說,即使像他這樣的"老紫砂"也說不清這里面究竟有沒有泡沫、有多少泡沫,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如今的紫砂收藏業內正激流暗涌。
紫砂壺屢屢拍出天價
紫珍軒的老板老俞已經在杭州賣了十幾年的紫砂壺,而這幾年,他明顯感到生意一年比一年好。"來買壺的人多了,而且大多是沖著紫砂壺養生保健功能來的。"
逐漸升溫的民間收藏市場,讓紫砂壺在國內不斷拍出天價。5年前,最貴的紫砂壺也不過100多萬;2008年,顧景舟的大石瓢曾拍出318萬,當時被業內視為天價;如今,同一把壺再次將紀錄刷新為1232萬元。
紫砂概念的火熱也引來了民間游資的關注。"不少人問我如何投資紫砂壺。"李長平很感嘆:想收一把好壺越來越難了。"以前一把好的老壺不過幾萬塊,幾十萬的壺很少見。如今收把壺動輒幾十萬,上百萬也很平常。"李長平說,他向來只收壺不賣壺,日漸高漲的行情讓他已經有些力不從心。
"顧景舟壺"3年翻5倍
在當前的紫砂壺市場,最熱的莫過于"顧景舟壺"。"10年前,顧景舟的壺還不貴,你肯出10萬一把,他的壺大把的有。"李長平說,顧景舟去世后,市場上的"顧景舟壺"價格不斷翻番。
據了解,如今市場上的"顧景舟壺"不到100把,將"顧景舟壺"價不斷推高的始于一個被業內稱為"大林"的溫州人。"大林是一個鋼材商,手上有不少閑錢,想投資紫砂壺。一開始買了很多名家的壺,找人一鑒定,都是假的,他一怒之下把假壺都砸了。"李長平說,從此他只收顧景舟的壺,收之前至少要找3個人鑒定,而且不論價格,來者不拒。
"他從十幾萬一把開始收,連收了十幾把,價格越收越高,最后一把花了30多萬。"李長平說,當時肯賣的幾乎都賣給他了,剩下的大多是只玩不賣的玩家。不久后他就高價出貨,50萬一把開始賣,邊賣邊抬價,最后一把賣了150多萬。算下來三年市場價格平均翻了5倍,獲利超過千萬元。
房產商轉戰紫砂江湖
"曾經有人問我炒紫砂壺要多大的資金量。我說一個億,就足夠控制整個老壺市場了。"李長平說,相對于字畫玉石,紫砂的圈子很小,整個市值并不大。炒字畫可能砸幾個億也不見市場有"水紋";而紫砂只要砸下幾千萬,甚至幾百萬就能攪動市場。
按照李長平的理解,字畫好比大盤股,紫砂就是中小板,而"顧景舟壺"就是中小板里的牛股。如今,大林已經退出紫砂江湖,只留了一套用來喝喝茶。不過現在又有兩個老板在收顧景舟的壺。"其中一個據說是房地產商,從100多萬一把開始收的,如今手上已經有十幾把壺了。"李長平說,前年"大石瓢"拍出的318萬天價,就是由這個炒家創下的。
-記者手記
博傻游戲,誰是最后一棒
不論價格,來者不拒。當一種稀缺資源,突然成為一個熱點時,所有博傻的條件已經具備。
不可否認,紫砂就是這樣一個市場。號稱"富貴土"的紫砂是稀有資源,宜興黃龍山的紫砂更稀有,而"顧景舟壺"則屬珍稀。
當一把不過數十年的紫砂壺拍出千余萬元的天價后,整個藝術品投資市場都在沸騰!
每到這種時候,就會有人說起當年的荷蘭、當年的郁金香:350年前,荷蘭人民爭相炒賣郁金香的球莖,整個市場在一年里上漲近60倍,少數稀有品種甚至達到"別墅換盆花"的地步。然后,"嘭",泡沫破滅了,球莖變回一文不值。
博傻,終究會有最后一棒!
本文“”來源:http://www.hangqichache.cn/news/wenzhou/17042.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址。作者:溫州視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