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房換城鎮房,越來越多人住到中心鎮村
讓適合種水稻的土地種水稻,適合種番茄的土地種番茄
1000萬資金扶持溫州農產品“名購中心”
大學生農業創業可獲三年貸款貼息
村里能用上自動提款機
溫州網訊 近日,溫州市委市政府出臺《關于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力度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的若干意見》。這個今年溫州市1號文件分7部分32條,共1.1萬字。內容涉及:農業轉型升級、農民就業創業、中心鎮村建設、農村社會事業發展、低收入農戶奔小康、深化農村改革以及加強黨對“三農”工作領導。
除了對接上級相關文件精神、延續往年“三農”基本政策外,在溫州市進入全面推進城鄉融合的新階段,這一文件中有哪些新亮點?這些亮點又將如何惠及農民呢?為此,記者從中厘出幾個關鍵詞,進行逐一解讀,掂量其中的惠農含金量。
關鍵詞:中心鎮村
樂清清江鎮北塘村地處104國道邊,村里還保留著800多畝耕地。該村黨支部書記傅百冠自認,如此條件很適合作中心村。他希望能爭取到這個機會,推動村子發展。為此,這段時間他都在打聽,中心村要怎么建、建成什么模樣?
對此,1號文件作出答復,今年全市先期會有50個村作為中心村培育,它們的優待包括:優先給予舊村改造和農房改建項目立項;允許優先安排土地整理,整理后結余指標全部留村使用,或轉讓收入全部作為村級集體資金;允許利用閑置建設用地建標準廠房等等。
50個中心鎮建設也同步開展。今年這些中心鎮工作重點就是5個“鎮級市”的綜合審批服務中心、綜合執法大隊等4大工作平臺建設。為了吸引農民住到這些中心鎮村,1號文件鼓勵,中心鎮開展以農村宅基地換城鎮住房;中心村則會得到資金支持,發展基礎設施和公共事業。
同時該文件要求,無論中心鎮或村,建設之前先嚴把規劃關,200人以下的自然村要逐步搬遷;嚴格控制一般村規模擴大,禁止在規劃撤并村建房。今年要完成50個中心鎮、150個中心村規劃的編制和大部分保留村規劃的修編工作。
關鍵詞:農業功能區
近日,瑞安梅嶼鄉農產品交易市場奠基,這標志著梅嶼農業功能區全面啟動。據梅嶼鄉副鄉長胡美錫介紹,作為該市大棚番茄核心示范區,該功能區將在3000畝區域內實現標準化生產。功能區的示范輻射作用,能帶動周邊4000多名農戶學習應用標準化生產技術。
農業功能區就是把資源稟賦最好的土地資源用于農業,將從事農業的土地固定化、園區化。努力把功能區建設成為農業科技進步、產業鏈整合、體制機制創新、基礎設施配套完善的現代化區域,提高現代農業發展水平。說白一點就是,讓適合種水稻的土地種水稻,適合種番茄的土地種番茄。
為推進農業功能區建設,1號文件明確提出,今年9月是各縣(市、區)完成農業功能區規劃的底線。區內可以開展土地承包經營權轉包、出租、入股、互換、轉讓、托管等多形式,進行土地流轉;區內土地整理享受一般土地整理兩倍的補助標準;并鼓勵工商資本和社會力量參與功能區建設。
關鍵詞:農產品名購
市農辦已經收到70多份材料,申請在國內外各地開設溫州名特優農產品營銷中心。我市農產品市場潛力,是吸引這么多人產生這一想法的原因。
為了支持溫州市農產品外向經營,1號文件籌劃,從今年開始的5年內,在全國建立100家、在世界華人主要聚居地區的主要城市,建立30家溫州名特優農產品營銷中心。為此,市財政將每年拿出1000萬元扶持資金。無論是開設門店,還是在農產品名購開設地對溫州農產品進行宣傳,都將獲得不等的補助費用。
關鍵詞:大學生農業創業
2008年,以林愛心為代表的蒼南4位80后大學生,組建蒼南縣聯合櫻桃谷肉鴨養殖專業合作社。去年,在他們推廣下,蒼南已有27個養殖基地,吸收117戶農戶,出欄達75萬羽。由此,林愛心也成為去年的“大學生農業創業之星”。
如何吸引更多像林愛心這樣的大學生,給農業生產注入新思維?1號文件連同配套文件提出,對符合條件的大學生,開始農業創業前3年予以貸款貼息。在市區創業滿1年,市財政一次性給兩萬元補助,在其他縣(市)創業的,則補助1萬元。創業初期還可以從金融部門貸到最高5萬元的小額信用擔保貸款。此外,市級示范性合作社每招聘一位大學生,合作社1年補助1萬元,連補3年,累計最高補助5萬元。
關鍵詞:
農村金融體制改革
文成縣紅楓林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周作榮想不到,他的一間沿公路邊房子,還能在當地信用社抵押貸款到49萬元??恐@筆貸款,他不僅擴大了種植規模,還為給他幫工的12位周邊村民每年額外增收4000多元。
這一激活農民沉睡資產的融資渠道,在今年1號文件中又有新突破:爭取全市所有縣(市、區)、全部金融機構都支持農民房抵押貸款。不僅如此,還要探索船舶、海域使用權、農民土地承包權、林權、大型農業基礎設施、大宗農業訂單等抵押融資途徑。同時,今年要實現88個基礎金融服務空白鄉鎮全覆蓋,并鼓勵金融機構到中心村設立自動取款機(ATM)和自動存取款機(CRS),讓村民在家門口就能靈活提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