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06-07 16:39?出處
溫州網訊 市中院把“老賴”信息錄入人民銀行的征信系統,這些人如不還錢,將無法在銀行貸款。我市一家房地產公司得知后,趕在法院執行案件信息與銀行征信系統對接的前一天,主動找上債主,歸還部分欠款1200萬余元。
吳先生把一大筆錢委托工行甌海支行放貸。前年9月,他與我市一家房地產公司及銀行方面簽訂了《最高額抵押合同》,約定:房地產公司以位于平陽的一塊土地作為抵押物向吳先生借款,由吳先生委托銀行向其發放借款。
該公司陸續向吳先生借款5000萬元,借款利息為年利率12%。借款后,該公司僅支付幾個月利息,以后再沒支付。
吳先生為此提起訴訟,法院判決該房地產公司向吳先生支付借款本金5000萬元及利息、逾期息。
案件判了,吳先生還是沒能拿到錢,他申請法院執行。法院查封了該房地產公司在平陽的一塊房地產開發用地。
法官說,該地塊的部分土地已有商品房建成,并已對外公開預售,如果要執行,也是個難題。這時,正逢法院收集“老賴”信息,準備錄入人民銀行的征信系統,該房地產公司得知后很緊張,因為該地塊后續開發需要貸款支持。
6月2日,該房地產公司主動找到吳先生協商,也就是法院執行案件信息與銀行征信系統對接的前一天,房地產公司支付了部分欠款1200萬余元,并承諾償還本金的方式和期限,為此,吳先生向法院申請暫緩把該公司失信信息錄入銀行征信系統。
據了解,市中院已把2827個“老賴”信息錄入了人民銀行的征信系統,其中包括271個企業和2556名個人信息。到今年10月,“老賴”的信息總量可能達到兩萬人(次)。
市中院有關人士說,在他們收集“老賴”信息時,不少人感到有壓力,紛紛主動還錢。法院希望那些蓄意逃避不還錢的“老賴”盡快依法履行已生效的法院判決,以免給自己造成麻煩。
記者 潘賢群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