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06-19 14:27?出處 未知
近年來,鎳金屬在溫州市場備受溫商關注,鎳的價格從去年初每噸8萬元漲到現在的15萬元,這也刺激著敏感的溫商,從事鎳金屬的貿易的人數在不斷增加。近來,在甘肅金昌從事采鎳工程項目多年的溫商朱敬生回到溫州,跟朋友商量也準備再做點跟鎳有關的貿易生意。據他介紹,除了溫州本地有一批人在跟鎳打交道外,其實在被譽為"中國的鎳都"的金昌還有一批天天在跟鎳打交道的溫州人。
溫商承包采鎳工程項目20多個
溫商朱敬生是蒼南礬山鎮人,2004年,有著十多年采礦經驗的他,跟家人一起來到甘肅金昌,成為"淘鎳"的一員。當年他投資了500多萬承包了一個采鎳工程項目,2005年3月份正式進場施工,至今已開采了5年時間,目前還在開采中。他表示,他的工程項目不算大,工程金額只有9000多萬,其他有些溫商開采的項目要比他的大得多,有些大的工程金額會達到七八億元。
據金昌市溫州商會會長施正遷介紹,據不完全統計,在鎳都的溫商從事鎳相關行業的人數有將近三百人,多為溫州蒼南人。他們經過多年的打拼,已在當地承包開采了20多個采鎳工程項目。除了承包鎳礦的開采項目外,一些溫商還涉及冶煉、加工、運輸等跟鎳相關的產業。他表示,在金昌,賺大錢的多為采鎳的商人,而從事其他行業賺錢的算是小錢。
朱敬生認為,鎳的開采項目都是國企直接參與的,溫商在鎳都承包工程項目占總比例并不大。但能夠承包下這么多工程,對溫商來說已經很不容易了。這得益于蒼南由于礬礦的開采而培養起來的一批擅長礦山開采技術的專業人才和一批具備國家資質等級的礦山井巷經營企業。由于他們才使得溫商在鎳都站穩腳跟。
"淘鎳"需謹慎盲目投入風險高
近幾年,有不少溫商察覺到鎳的商機,聞風而去"鎳都"淘鎳的人也不在少數。黃瑞亮是最早一批到鎳都的溫商,從事采鎳相關行業已經有二十多年。據他介紹,現在沒有基礎的個人是根本進不了,鎳的開采系統復雜,而且需要技術。此外,現在對設備的要求就更高了,有些設備一臺都要四五百萬元,整個工程前期投入資金很大,工程期很長。
朱敬生也表示,由于地下的不可預知性,采礦是專業性強、風險性高的行業。現在"淘鎳"相比以前來說也是越來越難,工程項目投資越來越大,人工等各方面的成本越來越高。他給記者算筆賬,他2004年的投資,到2007年9月才扭虧,2009年6月才開始分紅。"現在是已經把所有投入的設備都賺回來了,但現在開采量已經不多,工人已從200多減少到30多人。"他告訴記者,他這次回來,就是由于工程不是很忙,想回家鄉看看有沒有其他投資商機。
黃瑞亮說,兩三個月內虧了上百萬的人也不少,曾有一個溫商拿著簽好的合同問他價格怎么算,他說價格都不知道怎么樣,怎么能簽合同?這位溫商自然是虧損而告終。他建議投資者,在對這行業不了解的情況下,不要輕易涉足。
>>>相關鏈接
中國的鎳都
金昌市始建于1981年,位于甘肅省河西走廊東部,祁連山麓北部,是古絲綢之路上一座年輕的工業城市。金昌因盛產鎳聞名于世,鎳礦儲量豐富,規模巨大,僅次于加拿大薩德伯里礦,居世界第二、全國第一位,銅、鈷等礦產儲量居全國第二位,被譽為"中國的鎳都"。上世紀六十年代鄧小平同志來金昌視察時曾親切地稱為祖國的"金娃娃"。1992年8月江澤民同志視察金昌時題詞:"騰飛的鎳都"。
本文“”來源:http://www.hangqichache.cn/news/wenzhou/23570.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址。作者:溫州視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