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01-19 23:47?出處 溫州網
【溫州網報道】18年前,樂清大荊中學的一名普通教師提前7年退休,毅然走上追尋殺子兇手的路途;18年后,在千里之外的四川宜賓,殺人嫌犯終于被警方抓捕歸案。
1992年12月12日,樂清大荊鎮青年阮丹林被人用利器從背后捅傷,后搶救無效死亡。據眾人指證,兇手為同鎮青年胡顯林;2010年8月29日,疑犯胡顯林在四川宜賓被公安逮捕;2011年1月18日,樂清市大荊鎮胡顯林故意殺人案,在溫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
提前7年退休 四處尋兇18年
“我沒有什么本事,但兒子的冤屈,我咽不下去。”
阮可堯老人是樂清大荊中學的一名化學老師。1992年12月12日,阮可堯老人的愛子阮丹林,在樂清大荊鎮南街的一家服裝店內被人捅傷,后搶救無效死亡。但之后嫌犯胡顯林一直未能捉拿歸案。無奈之下,54歲的阮可堯離開他熱愛的教育崗位,全身心踏上替子尋找兇手的漫漫征途。
老人背著自己手寫的書面材料,北至北京,南到海南,18年間不知道走了多少地方,問過多少個部門。每次一有胡顯林的線索,他都會親自趕往當地尋找,但結果都是竹籃打水。令人氣憤的是,在老人尋兇期間,還遇到不少利欲熏心的人利用老人的舔犢之心,詐騙老人錢財。
“這么些年,走了這么多地方,樂清的公安局長換了6屆,兇手仍然沒有抓到……我沒有什么本事,但是兒子的冤屈,我咽不下去。”
事情的轉機出現在2008年。那年,阮老人遇到一位省公安廳的退休公安。這位退休公安聽了阮老人的遭遇后,幫助他聯系相關部門,轉送材料。經過不懈的努力,該案引起省公安廳的高度重視。今年6月,樂清市公安局對此案成立專案組全力追查。8月29日,當地民警配合專案組人員,在四川宜賓的某住宅內逮到了逃亡18年的嫌犯胡顯林。
更名改姓 藏匿他鄉18年
“當時年輕氣盛,只知道多帶些工具打架不會吃虧。”
2011年1月18日,18年前的樂清市大荊鎮故意殺人案,在溫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
被告人胡顯林,男,1964年出生,樂清本地人。但據訴訟人在法庭上舉證,胡顯林其實是1967年出生,當初為了能頂替他父親的工作,家里人改其出生日期為1964年,因此犯案時胡顯林年僅24歲。逃匿了18年,今天站在法庭上受審的胡顯林,已經42歲。
當年案發后親友均勸胡顯林投案自首,但他在去自首的半路上改變了主意,奪路而逃。后來他通過關系做了一張假身份證,更名李國平。18年間,胡顯林一直以“李國平”的身份混跡四川等地,護賭場、開餐館、買房子,還結交了一名外地女友,逃亡生活可謂“快活”……
如今42歲的胡顯林站在被告席上顯得很麻木,被問及當初打架為何要拿刀、拿槍時,他回答:“當時年輕氣盛,只知道多帶些工具打架不吃虧,至于死人不死人也沒想那么多。”
兇案起因:只為街上的兩句爭執
引發這樣的惡性案件,讀者可能會以為是胡阮兩家有什么宿怨或深仇大恨。但記者采訪發現,相比后果,起因竟如此微不足道。
1992年案發前幾天,阮丹林和一人為了爭一輛三輪車在街上起了點爭執,后來阮丹林坐上了三輪。與阮丹林爭執的那人是胡顯林的親戚,于是胡顯林揚言要替親戚“出頭”。阮丹林知道后,就和朋友一起去胡顯林妻子的店里找胡顯林(阮丹林與胡顯林的妻子是初中同學)。胡顯林當時不在店里,他以為阮是過來滋事的,遂叫了一幫人,拿著刀槍奔來……
經過今天上午的庭審,該案基本已經完結,只等待法院的判決。
因為幾句口角奪走了另一位年輕人的生命,自己也付出了18年的逃亡人生。更加讓人傷感的是,胡顯林就讀的中學就是阮可堯老人供職的大荊中學。
本文“”來源:http://www.hangqichache.cn/news/wenzhou/36244.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址。作者:記者 戴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