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08-05 15:30?出處 溫州網–溫州日報
|
||
|
強臺風“梅花”正在向東海靠近,可能將會對溫州市產生較為嚴重影響。為此,昨天下午5時,溫州市已啟動防臺風III級應急響應,各個部門積極行動起來,嚴陣以待,積極防御強臺風“梅花”的來襲。
排水管網 疏通管道檢查泵站
記者昨日從市排水有限公司了解到,應對臺風的有關預案已經啟動,昨天下午,有關路面巡查人員開始嚴密排查,主要檢查各路段窨井蓋,同時疏通此前因道路塌陷、下水道破損、生活垃圾堵塞出水孔等造成的臨時積水。溫州市各雨水泵站則已接到電話通知開展自查,尤其要檢查發電機組的運作情況、加注機油自行發動預試,據介紹,今天開始,排水有限公司還將安排工作人員對雨水泵站開展檢查。
昨夜,包括工程建設應急搶險隊、設施運營應急搶險隊和后勤保障隊三個小組已開始值班,以防突發情況的發生。
海洋漁業 六千漁船全部歸港
自臺風“梅花”從熱帶風暴加強為強臺風后,溫州市海洋與漁業局立即行動起來,掌握海上作業漁船情況,并利用衛星短信、手機短信、電臺和傳真等方式,及時向有關單位和漁船發布臺風預警信息,通知漁船及時返航。截至昨天15時,溫州市已有6601艘漁船歸港,其中包括253艘海上作業正在返航的漁船,48艘休閑漁船,其中2艘漁船距溫州68海里,預計7小時內可進入安全水域。
與此同時,溫州市海洋與漁業局20人左右的搶險救災應急小分隊,以及中國漁政33016船隨時待命。
農業部門 謹防臺風“辣手摧瓜”
臺風“梅花”步步逼近,溫州市特產站特別提醒,我市蒼南、樂清和永嘉等地葡萄種植戶,盡早采摘成熟葡萄,并加固棚架,防止被臺風吹到;文成等地雪梨種植戶,除采摘成熟雪梨外,還要對處于風口的果樹進行加固。另據溫州市農業站介紹,溫州市45萬畝早稻已全部收割完畢,連作晚稻已經移栽90%,希望農戶搶種剩余晚稻,山區農戶則要對稻田進行清溝排水。
連日來,泰順、甌海、文成、瑞安等地已相繼組織大棚設施加固及蔬菜瓜果搶收工作,并通過“農民信箱”,向數萬農戶發布臺風信息和防臺措施。泰順縣農業局督促農戶及時采摘黃瓜、辣椒、花菜、蒲瓜、四季豆等部分可采摘蔬菜,并加強田間管理。該縣葡萄、獼猴桃等水果已做好棚架加固等防御措施。時下正值文成高山茄子、雪梨收獲上市,該縣農業部門已分赴各主要農業基地及種養殖大戶,指導防臺減災。目前,南田、二源、十源等地20萬公斤雪梨已搶收完畢;百丈漈、桂山等地正組織蔬菜大棚、露地蔬菜防災措施;金爐、雙桂、黃坦等地1.4萬平方米養殖欄舍得到加固。
園林綠化 加強巡查及時加固
鹿城區園林綠化管理處負責人李魯琥告訴記者,從前天開始,工作人員已經對學院路、府前街、惠民路等路段的行道樹進行修剪,“學院路上多榕樹,榕樹樹形大且不抗風,所以最需要修剪。”據介紹,除了剪除枯死的枝杈以外,工作人員還需重點剪除過于茂密的迎風枝杈,以防止樹木在臺風中受力不平衡被吹倒致行人受傷
記者同時了解到,鹿城區園林綠化管理處有關工作人員還開始在各路段巡查,根據輕、重、緩、急,對有需要的古樹木安排捆綁、加固。
高速交警 嚴密監控及時處置
針對此次強臺風“梅花”,高速交警已經啟動惡劣天氣處置預案,充分分析研判此次臺風將對轄區高速公路所造成的影響。加強對重點部位的安全檢查,包括沿線的中央活動護欄、廣告牌、山體、橋梁、隧道、易積水路段的排水設施等,嚴密監控強降雨引起的山體滑坡、路面塌陷、泥石流等災害現象,及時消除安全隱患。
電力部門 搶修隊伍集結待命
8月2日,溫州電力局發出緊急通知,就進一步做好防汛防臺工作做出部署,確保措施到位、人員到位、物資到位,并落實各項準備工作。電力部門要求各單位要按照“防、避、搶”的原則,全力做好防汛防臺工作,確保電網安全穩定運行。
同時,電力部門已切實做好應急搶險的準備,全面做好防洪搶險物資器材、移動發電和移動照明設備、搶修隊伍的準備。8月2日起,電力局組織送電工區5支特巡隊對轄區所有重要線路和設施開展了特巡,30人的應急救援隊也已集結待命,準備隨時出動。
市區街道 制定詳細防臺舉措
昨天,溫州市區各街道已經啟動防臺預案,要求街道工作人員加強周末值班力量,密切關注臺風動向并及時報告情況。記者隨機采訪了市區繡山街道、南郊街道和雙嶼街道等地處城郊接合地帶的街道,了解到他們為應對臺風梅花,制定了詳細的措施。
繡山街道要求街道工作人員趁臺風來臨前,到地勢低洼點和安全隱患點,入戶宣傳。若應急預案級別提升,街道還將對居住在隱患點的居民進行轉移。雙嶼街道已經提前對轄區下水管道進行疏通,防止臺風中發生大面積積水,同時清理和加固了部分廣告牌。南郊街道牛山北路山體滑坡地帶,去年底已經完成加固工作,之前街道大面積拆除了牛山腳下的違法簡易棚。南郊街道工作人員介紹,將根據天氣形勢,及時調整拆違步驟,以安全為第一,做好抗臺防臺工作。
本文“”來源:http://www.hangqichache.cn/news/wenzhou/38549.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址。作者:葉雙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