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爸是市長”屬謠言 鄧春雷造謠圍觀者搶劫看溫州市民的素質

2011-09-22 12:33?出處 央視《新聞1+1》


"我爸是市長"屬謠言

  “我爸是市長”屬謠言,圍觀者鄧春雷接受采訪時說他親耳聽到馬文聰說“我爸是市長”,第二次接受采訪時否認了,鄧春雷很可能就是造謠者,當時和鄧春雷一起的的還有朱勇猛、吳曉丹,最后吳曉丹腿被壓斷,真正要追究責任的話,鄧春雷、朱勇猛、吳曉丹,特別是鄧春雷難逃干系。

  鄧春雷兩次接受采訪,說法完全相反,現場沒有第二個人說自己親耳聽到馬文聰喊“我爸是市長”,就只有鄧春雷他一個人說聽到了,即使鄧春雷不是第一造謠者,謠言就是鄧春雷、吳曉丹這幾個最先到現場的好事者傳開的。本不存在的事情給鄧春雷一造謠,造成了圍觀群眾怒砸奔馳車,這樣分析,是不是可以這么說,這輛奔馳車是鄧春雷砸壞的,一輛價值140萬的車子就這么被砸爛了,誰該負責任?法律應該追究鄧春雷的責任。

  我不在現場,但是可以分析推測,如果馬文聰說了“我爸是市長,賠你三百塊了還想怎么樣?”,這話應該是對小女孩的母親說的,而且是“打”了小女孩后,馬文聰要離開的時候,小女孩的母親不讓走的時候說的。而鄧春雷幾個人從對面趕過來,是聽到小賣部店主喊“我女兒被打流血了”趕過來的,也就是說,他們是在馬文聰已經轉身準備逃離現場時趕來的,他們到了現場,馬文聰已經在車上,所以才有吳曉丹在車子的側面拉住車子被卷入車輪底下。否則,3個怒氣沖沖的大男人攔著,馬文聰是上不了車的。有此分析可以得出這么個結論,不管馬文聰說沒說“我爸是市長”這句話,鄧春雷幾個人是絕對聽不到的。

  鄧春雷第二次接受采訪時說自己是聽人家說的,聽誰說啊?鄧春雷、朱勇猛、吳曉丹三個人是最早到現場的,除了店主就是他們三個,店主說沒有聽到,那就是鄧春雷造謠。

  鄧春雷的造謠引來圍觀群眾,吳曉丹的腿被壓斷的也是鄧春雷造成的,3個兇神惡煞的撲過來,馬文聰被嚇壞了,才會慌忙開車準備逃命,這才導致在慌亂之中意外壓到吳曉丹。

  后來圍過來的群眾不知真相,憤怒群眾把馬文聰駕駛的奔馳車砸爛,奔馳車上的物品被洗劫一空,現在根據記者調查和相關報道結合分析,事件已經接近真相,鄧春雷幾個人人最先趕到現場的“見義勇為”,其實就是造謠者,他們的目的是不是為了搶劫奔馳車上財物不能確定,當然不排除圍觀者中外地打工仔,奔馳車上的物品被搶劫是事實。

  從整個事件經過可以看到圍觀者溫州市民的真正的素質,溫州市民不是見義勇為,更多的是愚昧和泄憤,這些圍觀者難道沒有妒忌嗎?我為什么擠公交,而你馬文聰90后學生可以開奔馳車,大家一起砸的人那么多,砸完了走人,誰也不知道誰砸的。沒有哪一個參與砸車的人敢承認自己砸車這個犯法的行為。

  下面是央視《新聞1+1》白巖松的分析和評論

  “我爸是市長”,誰在說?

  (導視)

  解說:

  9月18日晚,溫州街頭,一次因車位而起的爭執,一個因氣憤被圍的少年,他究竟是誰?

  何快溫州鹿城區公安局治安大隊:

  我們可以非常明確地說,他不是市長的兒子。

  解說:

  “我爸是市長”,一句引發眾怒的說法是否真的存在,又是如何傳播開來?

  朱承立《溫州晚報》記者:

  當時事發是10點鐘左右,媒體趕到現場都要在11左右了,而第二天早上報紙清樣時間是12點。

  解說:

  是否故意打人?是否碾壓路人?起因何在?對錯何在?當一個個標簽被貼上,我們是否離事實更加遙遠?

  《新聞1+1》今日關注:“我爸是市長”,誰在說?。

  白巖松評論員:

  您好觀眾朋友,歡迎收看正在直播的《新聞1+1》。

  首先看一下,我背后大屏幕上馬上要放一張照片。這張照片是9月18日晚上10多鐘的時候,在溫州的街頭拍攝到的一張照片。照片的主體是一輛奔馳汽車,140多萬,但是在照片上這個汽車已經不能叫汽車了,可以說它是一個任人涂抹的黑板。在這個黑板上我們注意到有“市長兒子的車”,還有“我爸是市長”,還有“馬文聰”這樣的名字,底下還有罵人的,類似“王八蛋”,然后還有一位姑娘正在上面進行創作,當然這輛車后來又被砸了。這是一個什么樣的狀況呢?

  我們看看之后的媒體的標題:富二代開車撞人稱“我爸是市長”已被刑拘;奔馳男撒野惹眾怒大喊我爸是市長;90后男子開奔馳發飆,大喊我爸是市長;富二代出手傷人被控制;警方微笑搭肩,引發聯想。這里三個主體是我爸是市長,去年我們的神經被“我爸是李剛”刺激了一把,這回出現了升級版“我爸是市長”,后面還有警察微笑搭肩,于是大家馬上情緒就起來了。但是如果沒有人說過“我爸是市長”,這是一個想象中的事實,但卻造成了眾多人的圍觀,整個事情已經變得很難控制的時候,我們回頭該怎么去說這個理呢?

  來,走進現場。

  解說:

  高三學生馬文聰低頭坐在警車里。已經有五個多小時了,車外是圍堵在周圍的上千名市民,而馬文聰駕駛的奔馳車就停在不遠處,已經面目全非。這是9月18日晚上,發生在溫州市江濱西路上的一幕。而事情的起因,根據媒體報道,當晚十點多,肇事者馬文聰駕車和女友外出準備做按摩,在江濱路東都大廈附近停車時,撞到了一家小賣店豎在門外的廣告牌。

  (浙江衛視新聞)

  劉女士被打孩子的母親:

  我說你壓到牌子了,還想壓我人啊?我就這樣說一下,他就很快下來,我人都不認識,他很快沖進來,一腳踢開那個木板,亂扔電話,又敲又砸。

  新聞播報:

  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引起周圍群眾長達數小時的圍堵,馬文聰不僅將小賣部店主一歲多的小女兒打傷,還扔下了句話“我爸是市長,最多給你三百塊。”當他想開車準備逃離現場時,又將一位圍堵他的市民碾壓在地。

  目擊者:

  像這種富二代素質太差了,奔馳車真的把它砸爛了,我覺得是活該的。

  解說:

  一起簡單的停車糾紛,就這樣最終演變成了嚴重的對抗。在警方的協調干預下,事態被平息,但它卻在媒體上繼續發酵,尤其是“奔馳車”、“富二代”,以及那句“我爸是市長”,成為了眾多標題的關鍵詞。

  字幕:

  90后富二代開奔馳車撞人

  囂張稱“我爸是市長”

  咆哮稱“我爸是市長”

  公然叫囂底氣何來?

  “我爸是市長”羞辱了誰?

  解說:

  一時之間,這名19歲的少年到底是誰,成了輿論的焦點。面對各種猜想,溫州市的公安部門也進行了澄清。

  何快溫州鹿城區公安局治安大隊:

  我們可以非常明確地說,他不是市長的兒子,這僅僅是個謠言。他父親是一個做生意的人,是一個公司的老總。

  解說:

  同時肇事者馬文聰的父親也正式露面,接受了采訪,否認了兒子在現場說了這樣一句話。

  (《溫州日報》集團溫州網)

  馬文聰父親:

  周圍群眾一直圍堵起哄,說是市長的兒子,哪是市長的兒子,根本不是。傳起來,傳起來,就越傳越多了,微博發的越來越多了,把車也弄得都沒用了。其實我也在現場,當然我也不能說什么。

  解說:

  這句話從何而來?肇事者到底有沒有說過?現場究竟發生了什么?當晚10點50分左右,溫州都市報記者王誠成為了當地第一個趕到現場的記者,他又聽到、看到了什么呢?

  王誠溫州都市報記者:

  我當時是不到11點到的,當時沒有其他媒體到,我是第一個過去的。我過去的時候,很多市民都圍過來,說記者過來了,一定要曝光這個事情,這個行為太惡劣了。但是我當時在現場采訪的時候,沒有聽到任何人說,他有說過“我爸是市長”這句話。我回去寫稿子、做稿子,成稿子之后,發完之后,再回到現場的時候,大概是1點鐘,到了現場之后,開始有人在說“他爸是市長”。

  白巖松:

  這個事情有很多的關鍵詞,當然非常觸動人們的神經。看看,奔馳車,一百多萬的,然后富二代,然后滋事,然后玩橫的,更關鍵的是最后畫龍點睛地來一個“我爸是市長”。所有的人記憶當中都有這個語體,“我爸是李剛”是去年誕生的一個非常著名的語體,這一下變成了“我爸是市長”,人群越聚越多,事由小開始變大,最后釀成了5個多小時,警察都沒有辦法脫身,這樣一個過程當中。

  我注意到剛才片子里,我的一位同行非常確鑿地說,他在現場說了,“我爸是市長”,“給了你三百塊錢”等等,這句話又出自哪兒呢?在采訪當中的時候,現場也有人確鑿地說,他聽到了。來,我們聽聽這段聲音。

  (2011年9月18日晚采訪錄音)

  鄧春雷現場目擊者:

  他說的第一句話就是“我爸是市長,我給你三百塊錢還要怎么樣?”。

  記者:

  因為我現在聽到好幾個版本,一個說我爸是當官的,一個像你說的“我爸是市長”,他(馬文聰)到底說了什么?

  鄧春雷:

  我聽到就是說了,“我爸是市長,我賠你三百塊錢還要怎么樣?”。

  記者:

  你聽到的是這句話?

  鄧春雷:

  我聽到這句話,我聽剛才那個男的(馬文聰)講的。

  白巖松:

  在剛才的這段聲音,也就是現場對周圍的人進行采訪的時候,他非常確鑿,而且他不止一次地說,他聽到了這句話,“我爸是市長,我都賠你三百塊錢了”。

  在今天的時候,記者又采訪了同樣的這個人,我們聽聽今天他再怎么說。

  (2011年9月21日電話采訪)

  記者:

  當時有記者采訪您的時候,您聽到馬文聰當時說,他聲稱“我爸是市長”?

  鄧春雷:

  沒有,沒有,我當時也是聽別人講的。

  記者:

  您當時也是聽別人講?

  鄧春雷:

  他(馬文聰)當時沒講,他就說了一句話就是“我賠了三百塊錢,還想怎么樣?”,就是這樣的情況。

  記者:

  當時有記者說,他采訪您的時候,您很確定說過,您聽到這句話了。

  鄧春雷:

  沒有,沒有,沒有,沒有。

  白巖松:

  “沒有,沒有,沒有”,我現在不妨這樣,讓我們的導播倒一下帶子,我們再聽一下他在那天接受采訪的時候,他是不是一種轉引的口氣,我是聽別人去說了,所以我聽到了怎么樣,還是用確鑿的語言說,是他自己聽到了,但是他今天接受采訪的時候說:“沒有,沒有,我只是聽別人去說的。”。我們等一下導播,現在正在倒帶子,因為這個事實變得非常重要。整個現場記者在采訪周圍的人的時候,包括在現場大家都是說聽來的,只有在那個時候采訪的這個人說就是我聽到的,但是今天采訪的時候,他說我也是聽別人聽到的。可是那天的聲音,我們再聽一遍。

  (2011年9月18日晚采訪錄音)

  鄧春雷:

  他第一句話就說我爸是市長,我給你三百塊錢還要怎么樣?

  記者:

  因為我現在聽到好幾個版本,一個說我爸是當官的,一個像你說的我爸是市長,他(馬文聰)到底說了什么?

  鄧春雷:

  我聽到就是說了“我爸是市長,我賠你三百塊錢還要怎么樣?”。

  記者:

  你聽到的是這句話?

  鄧春雷:

  我就是聽到句話,我聽剛才那個男的(恩馬文聰)講的。

  解說:

  對吧?他在當時接受采訪的時候,用的語態是我聽到的就是這句話,而且就是“我爸是市長”等等。那么事實是什么?這個孩子的名字叫馬文聰,在那張照片上,其實后窗玻璃上也寫著“馬文聰”,但是底下又寫著“我爸是市長”,這兩個其實是非常矛盾的,因為溫州人應該知道,他們的市長不姓馬,好像用媒體的報道來說是姓趙。但是這個時候,大家的這種情緒,想象中的事實,這是有可能發生的,所以就變成沒有人再去追究。可是今天再去問的時候,他自己都否認了,可能已經冷靜下來了。

  我們再聽聽當天晚上到現場采訪的記者,他的描述是什么樣的。

  朱承立《溫州晚報》記者:

  事發當晚我采訪了十多名圍觀者,其中包括八名目擊者,除了一名目擊者一再講述馬文聰講過“我爸是市長”外,連受傷小孩的媽媽劉秀英也說沒有聽到過這句話。那位目擊者之所以那么說,也許是擔心馬文聰家里真的有權有勢的話,而且警方或者相關部門不公開處理的話,很有可能對受傷者不利。所以我個人感覺,他們也是想傳這樣的話的時候,希望弱者能得到群眾力量的幫助,能夠讓事情更加快、更加好地解決。

  白巖松:

  今天我們來關注這個事情話要分兩頭,一頭是這個叫馬文聰的富二代,他爸是一個電器公司的老板,在當地這家企業并不是特別有名,他所做的一切都應該受到法律最后認定了之后給予相關的處罰,他現在也已經被刑事拘留。這個事情我們放到一邊去,這個應該交由法律去解決,這個事情是怎么醞釀,沖突究竟是怎么演變的,應該是公安以及將來的司法程序去解決的。但是我們關注的是更把它看成是一個社會的樣本、一個案例,假如說一句不存在的話為什么出現了,出現了之后為什么真的這么管用,一下子就把人群全部聚集起來,而且一聚集就五個多小時。

  還有一位媒體的撰稿人,有這樣一段對現場的敘述:一個年紀輕輕的孩子開車價值140多萬元的奔馳車,勢必非富即貴,必定不是尋常百姓家的孩子。所以當有人喊出“我爸是市長”之時,很多圍觀群眾便信以為真。據當時現場目擊者稱,我爸是市長引發了群眾的憤怒。有人對奔馳車放氣,有人用利器劃車,有人開始砸車,砸車之后,砸車之后有人將車上的物品席卷而去,還高興地說,“終于砸過奔馳車了”。這似乎變成了一種情緒的表達,但是最后的聚焦在說了“我爸是市長”這樣一個孩子。可是這個基礎又不存在,這個時候我們恐怕很多人都要思考,我們也有可能成為圍觀者當中的一個,而我們又該如何去面對呢?

  還是要回到現場,再去看一下。

  朱承立:

  大概在10點30分的時候,有電話打給我們,說有一個開奔馳的人碾壓了一個人。當時其實還說得太夸張,說碾死了人,因為現在爆料者經常夸張成份,我們迅速找到了目擊者。

  解說:

  當晚朱承立趕到現場已經是夜晚11點20分左右,奔馳車主馬文聰已經被帶上警車,周圍是微觀的人。這個場景的由來卻是一個半小時的一次因為停車導致的小口角。

  朱承立:

  馬文聰到達案發地點要停車位,但是這個停車位被小商店店主在那里放了一個礦泉水的箱子。我跟劉秀英求證,我說你為什么把箱子放在這里?她說是為了占位用的。然后馬文聰當時之所以跟她發生爭執,也是為了想要把車停在車位里去。

  解說:

  停下車之后,馬文聰隨即沖入店中,砸玻璃柜臺泄憤。之后劉秀英的孩子頭部受傷,而不是蓄意打人,實際當時雙方也是各執一詞,劉秀英說是故意而為,而馬文聰則說,是把一個計算器摔到地上反彈起來打到的。

  朱承立:

  她旁邊的一個豬腸粉店的老板娘,基本上是其他第三方的證人。我找到了老板娘,我問她你也沒有看到馬文聰打小孩?她保持沉默,然后小孩的媽媽就說,他肯定打了。豬腸粉店的老板娘繼續保持沉默,然后她突然說了一句話,“好像打了”。

  解說:

  孩子受傷后,馬文聰曾試圖賠償三百元錢私了,隨后又準備開車離開。劉秀英一邊找電話報警,一邊叫喊“女兒被打流血了”。正從對面東都大廈A幢樓下牛雜點心店出來的鄧春雷、朱勇猛、吳曉丹三人聽到喊叫后,想要攔住該奔馳車。吳曉丹站到該車駕駛室旁攔,但沒想到突然被該車卷入車輪下。

  朱承立:

  當時包括林賽雯(馬文聰的女朋友)說,她看到有人卷到下面,她大叫起來了。旁邊的朱勇猛、謝女士、陳女士也大叫起來,說有人在車底下,還是發生了前后車的一個動作,但是馬文聰不承認是故意把他碾壓了。

  解說:

  碾壓的確存在,吳曉丹受傷。這樣的場景深深地刺激了周圍的人,紛紛圍上來,當朱承立趕到的時候,看到的是情緒激烈的一幕。

  朱承立:

  現場群眾就是因為受了小孩被奔馳車主打了,受著“我爸是市長”這樣的一個說法,現場樓上、樓下、旁邊的人全都圍上來了,有些人在微博上看到,溫州市的其它地方開車趕過來看這個事情,然后這個事情就發酵了。大家就圍著警車,不讓警車走,包括家屬也都過來了,家屬也不讓警車走。

  解說:

  隨后警察努力地滿足各方要求,協調著現場。而之后不久,其實各方記者都陸續離去。

  朱承立:

  報紙清樣時間就是12點,截稿時間往往就是11點。

  解說:

  事實上現場最終只剩下了朱承立一個媒體記者。應圍觀者要求,警方一直在聯絡別的媒體,希望再有一家到場,監督辦案過程,但由于時間太晚,未能實現。一直到凌晨三點左右,當事雙方、主要目擊者包括記者都坐上警車才離開現場,事情得到平息。

  白巖松:

  在這個過程當中,溫州當地的警方還是相當順應民意的,被老百姓給扣在那兒之后,沒有去強行地把年輕人帶走,或者怎么樣,而是有什么樣的要求,大家進行溝通。最后凌晨三點多鐘離開,而且在確保記者都會跟我們去,我們不會把這個案子私了,或者假如他爸是市長去袒護或者怎么樣。最后老百姓才讓他們走,最后五個來小時。

  這樣一個過程當中,有些事情是很快的。在目前傳播環境下,微博報道迅速出來,但是當“我爸是市長”這句話一出來之后,迅速地點燃了大家的情緒,人越聚越多。

  今天我在進行搜索的時候,發現有相當多的新聞評論在評論這件事情,但是是把“我爸是市長”當成已發生的事實進行非常辛辣的諷刺和相關的評論。但問題是當現在無法去證實,而且可能不存在這句話的時候,這個評論快是不是要思考,我覺得這都是對我自己的一個提醒,因為一切要以事實為依據。

  那么還有一個在今天節目開篇的時候,我用了第四個媒體的標題,就是警察摟著孩子的肩膀引發大家的聯想,這又是怎么一件事呢?

  來,我們看一下背后大屏幕上的這張照片。就是這張照片讓很多的網友,包括公眾覺得一看關系特好。請大家注意,這個孩子的臉,他露出了這種笑容,大家就會覺得,他進了警車之后,警察還跟他勾肩搭背的,而且他還露出了笑容,是不是非常熟悉?他爸不是富商就可能是官員了,這究竟是怎么樣一回事呢?這張照片背后又是什么樣的事實呢?

  來,聽當地記者采訪了解的相關情況。

  溫州晚報記者朱承立:

  我當時就是在車頭,當時群眾的情緒都是擔心馬文聰被調包,群眾都要求記者、媒體甚至群眾自己拍照做一個見證,但是警方開始是不同意,因為可能擔心涉及隱私或者涉及其它方面。但是后來因為群眾情緒非常強烈,把馬文聰的手拿開,讓大家拍,讓大家拍的時候,馬文聰非常不配合,手還是拼命地捂著自己的臉,但是警方還是把他的手打開了。就是在手被打開的一瞬間,因為我很正面地對著他,感覺他很無奈地在笑。

  白巖松:

  一個孩子一瞬間可能懵了,而且他用手在捂著自己的臉。因為當時群眾都說,留下證據,萬一最后沒看清他是誰,明天給調包了,把他的手弄下來,拍一張照片。最后警察是順應民意把他的手給拿下來,孩子的笑容我們也搞不清一瞬間是怎么樣。可是就這樣一個照片又引發了大家相當豐富的聯想。

  回頭去看這個事情,我覺得當那個事情過去了之后,我們要有一種理性,慢慢地成長起來,遇到很多事情都在通向未來我們期待的一種局面。

  專欄作家潘采夫寫這樣的事的時候:這樣一起看上去挺無厘頭的事件,實際上是有規律可尋的:首先,他因偶然事件引起一次事故、一句傳言,甚至一個謠言都可以迅速引爆;其次,沒有明確的組織者,從圍觀到參與并沒有利益驅動,只是發泄某種情緒。而且這種情緒往往是對社會現象的不滿,于是開奔馳的人被合理化地想象成有背景的某二代,冤,還是不冤?

  陳東升,(法制日報》浙江記者站站長,他說的挺有意思:一句謠傳的“我爸是市長”,煽起了千余民眾的憤怒,圍著警車5小時不讓走,最后把一百多萬元的奔馳車也給砸了。市長是人民公敵?奔馳車有罪?仇官仇富?法不責眾?是同仇敵愾還是集體無意識?為何會有“我爸是市長”的謠傳?“我終于砸奔馳了”反映什么心態?猜疑、怨氣和仇恨的蓄積蔓延,誰是贏家?是的,我們都需要慢慢地去思考這樣的答案。

  接下來再看看《三聯生活周刊》的一位同仁,他對這件事情的分析。

  李鴻谷《三聯生活周刊》副主編:

  我們國家的財富已經積累到一定時期,需要重新通過二次分配、三次分配,甚至四次分配來獲得相對的社會公平、公正,而這個需要一個緩慢的、長時間的制度設計的過程。這個時候其實是我們每個人,無論是當官的還是老百姓,無論是窮人還是富人,都必須共同面對和共同擔當的一個歷史過程。

  我們現在的情況正好相反,每個人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地形成抱怨、沖突然后激化,形成一次一次的社會事件。這個過程是一個需要更理性來看待的過程。

  每一個當事人,每一個在現場的人,他們其實在現場所看到的那些點滴的信息都是片斷的,不足以使那些圍觀的人能夠得出關于這個事件的完整的理解和完整的解釋,那么這個時候特別有賴于像記者這樣專業人士,對這個事情做出完整的、接近事實的一個解釋和報道。這個時候我們的記者就基本上失去了基本職業操守,他們迎合的是想象,迎合的是他們跟觀眾、圍觀者是一樣的。他們也是看到片斷信息,而這個片斷的信息本身形成的其實是不真實的一個東西。

  白巖松:

  這件事情給我兩點思考:

  第一,我們都希望公平、正義并且去推動,但是我們采用的方法,是不是正在跟我們不喜歡的那些人采用的是同樣的方法,甚至更過分,這樣的話情何以堪;

  第二,我們的富一代在創造財富、拼命打拼的時候,覺得我只要給我的孩子留下了物質,就算我盡了父親或者母親的責任了,但是我們的孩子在失去教育和某些引導的情況下,隨時會把財富變成災禍。

  好了,今天到這兒。

  本文“”來源:http://www.hangqichache.cn/news/wenzhou/39484.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址。

作者:yujeu


    ?
    聯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隱私政策 網站地圖
    溫州在線WENZHOUZX.COM版權所有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香蕉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嫩草久久久久 | 欧美日韩国产高清综合二区 | 5G年龄确认我已满18免费 | 欧美日韩888在线观看 | 视频成人永久免费看 | 亚洲国产韩国欧美在线不卡 | 免费无码国产欧美久久18 | 草莓西瓜樱桃香蕉直播视频 | 美女被艹网站 | 91偷偷久久做嫩草电影院 | 夜夜骑夜夜欢 | 无限资源日本2019版 | 人与禽物videos另类 | 116美女写真成人午夜视频 | 国产精品九九久久精品视 | 亚洲三级精品 | 色AV色婷婷97人妻久久久 | 免费观看a视频 | 成3d漫二区三区四区 | 亚洲女人网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app下载 | 亚洲成人网导航 | 美女胸禁止18以下看 | 天美传媒在线完整免费观看网站 | 精品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麻豆 | 黄 色 网 站 免 费 涩涩屋 | 成人免费视频在线看 | av56788成 人影院| 国产精品视频在线自在线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片 | 91视频18|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人人看 | 欧美日韩永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外女思春台湾三级 | 97精品在线播放 | 在线观看亚洲 日韩 国产 | 亚洲视频在线免费看 | ppypp午夜限制不卡影院私人 | qovd伦理|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动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