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10-07 10:13?出處 溫州商報
村里的留守婦女在整理楊桐樹葉,村民潘小良的妻子說,這樣一把楊桐葉可以賣2元。 潘祝平 攝
浙江省永嘉縣巖坦鎮下潘村留守老人和婦女靠山吃山,巖坦鎮下潘村利用本地多產楊桐葉的資源優勢,成立種植基地,組織村民上山采摘,楊桐葉遠銷日本、韓國,全村年收入逾130萬元。
永嘉縣巖坦鎮下潘村漫山遍野的野樹葉能換錢
下潘村委會主任潘順盛介紹說,楊桐現在是村里的支柱產業,留守的100多名村民幾乎都是靠采摘楊桐葉吃飯的。
在日本、韓國,楊桐樹被尊稱為“神木”,是一種供神祭祖的吉祥物,年需求量達4億束以上,且多數需要進口。該植物一般長在高山上,除每年五六月份為生長期外,其他時間都可以采摘。
下潘村第一個發現楊桐商機的村民潘小良告訴記者,1995年前,村里來了一個黃巖人,看到該村山上長著許多楊桐(村民習慣稱之為硬殼厥瓢),就提出要收購,收購價為1.44元一捆(一捆100撮楊桐葉)。“村里漫山遍野長著楊桐,真沒想到這種野樹葉還能換成錢。”潘小良得知消息后,就發動村民上山采摘楊桐葉,而他則負責收購。
和黃巖人做了四年的生意后,潘小良和幾名村民發現楊桐葉其實是出口日本、韓國的,如果直接找一家外貿公司合作,利潤會更高。于是,潘小良帶著幾名村民外出尋找農產品出口公司,最后與浙江豐島集團達成了合作意向,他們負責采摘楊桐葉,該公司負責銷售到日韓。
巖坦鎮下潘村楊桐葉價格一路漲 年收入逾130萬元
與豐島集團合作后,楊桐葉的收購價也是一路看漲,從最初的1.44元一捆到1.66元、1.8元、2.0元、2.5元、3.3元一捆。不斷上漲的價格極大激發了村民上山采摘的積極性。接到訂單后,村里的老人、婦女就上山采摘,一天下來一個人能采個百來捆,這樣一算,一天的純收入能有300元左右。
由于高山生長的楊桐葉比其他地方的色澤更鮮綠,形態更飽滿,在日韓市場很受青睞。除了給浙江豐島集團供貨外,杭州、寧波一些外貿企業也到下潘村收購楊桐葉。
“一年訂單不斷,大概有60車皮、40萬捆的楊桐葉外銷,目前市場價一捆3.3元,一年可以賺130萬元左右,平均每名村民有1萬元的收入。”潘小良給記者算了一筆賬。
巖坦鎮下潘村成立楊桐樹種植基地
下潘村的楊桐葉都是野生的,如果任意采摘,總有一天會“坐吃山空”。下潘村村民也意識到了這一點,2009年,以潘小良為代表的幾名村民,遠赴紹興等地學習楊桐樹培育技術。今年該村成立了楊桐種植專業合作社,投入20多萬元,在后山種植了1500畝的楊桐樹,接下來還將再種植1500畝。
“現在是投資期,楊桐樹一般四至五年始產,十年盛產。有了基地后,村民就能可持續地采摘。”潘小良說,接下來他還想搞加工廠。
記者 董吉妮 見習記者 章潔
村名:下潘村
所屬鄉鎮:巖坦鎮張溪辦事處
地理位置:毗鄰臺州黃巖
人口:535人,如今留守在家僅120人左右
民族:漢族
方言:臺州話、溫州永嘉話、溫州樂清話
經濟來源:以務農為主,青壯年外出打工。
特色:村口有200多米的“下西門”瀑布;每年下五六次雪,積雪厚度可達30厘米;該村還有“楊桐種植基地”、“養黃牛示范基地”及“稻田養魚示范基地”。
進村路線:從溫州市區出發,經諸永高速至巖坦,走41省道至張溪,沿四海山盤山公路至下潘村。
本文“”來源:http://www.hangqichache.cn/news/wenzhou/39702.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址。作者:yuj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