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11-07 15:07?出處 溫州都市報
溫州老板伍鎧睿談溫州民間借貸,提到溫州老板跑路,“我理解他們面臨的心理壓力。”伍鎧睿面對記者坦言4年前的心路歷程,選擇離開,還是留下?他曾經面臨這樣一個選擇。
2007年10月,他掉進一個深淵――借款人、原華杉服飾老板突然人間蒸發,他一下子從債權人變成資不抵債的欠債人。經歷種種抉擇,然后勇敢直面、重振生意……
今年以來,溫州不少企業家面臨與他當年類似的困境,日前他接受本報記者采訪,坦然傾訴,與大家分享其心理歷程。
之前兩三周時間里,伍鎧睿共接待了10來位資金周轉遇到困難的溫州老板朋友。近日,坐在寬大辦公室里的溫州某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伍鎧睿告訴記者,“到年終,估計會有更多的老板被逼債,溫州的民間借貸是一環緊扣一環的。”
4年前的10月份,他也面對同樣的煎熬:幾個月前他借出去3000來萬元,因借款人、原華杉服飾老板人間蒸發,使他立刻成為一個資不抵債的欠債人。“當時,我核算了一下,處理掉所有資產,還要欠債1000多萬元。”
-被騙,
因為自己太貪婪
溫州的民間借貸火熱,并不是最近兩年的事,早在2007年就已有不少人在操作,當時月息已達四五分。
看到民間借貸來錢快,我利用手頭幾百萬元閑錢開始向人放貸,后來又向親戚朋友調動了一些資金。2007年的七八月份,一開服裝公司的老板朋友,以公司要在江蘇建新廠房為由,向我高息借錢的時候,前后一兩個月里共借了3000來萬元。
2007年10月26日晚上,我的一個朋友匆匆忙忙打電話告訴我:“借你錢的老板××可能逃了。”當時,我腦袋一片空白。
后來,經過多方打聽,這老板當時向我借錢就是有預謀的,因為不僅僅向我一個人借錢,還有其他老板及公司內部員工,偽裝得非常好,均以公司要買新廠房或買地建廠房為由,出高息,一共借了幾個億。
現在看來,這個老板之所以會出現資金鏈問題,主要是底子不厚:過度投資。畢竟這個老板屬于白手起家的類型,沒有什么資產可做銀行抵押,但是為了公司規模迅速擴張,就通過民間借貸獲取資金。高利息的民間借貸,如果所投資的項目沒有及時回報,企業就容易出現資金鏈斷裂的問題。
從最近幾年對溫州人的觀察,溫州企業家有一個特性,喜歡在市場里“博”一番。當時,我從事民間借貸也是想“博”一把,快速賺錢。
事實上,以“博”一把的心態賺錢,就如賭博,會越賭越大,最終總會有失敗甚至難以再翻身的時候。
“持有賭博心態的溫州老板不占少數,所以今年會出現一些老板因企業資金鏈斷裂出走的問題。”伍鎧睿的好友、浙一家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陳仲凱指出。
陳仲凱認為,溫州的企業家應該逐步去除“博一把”的心態,少做投機項目,更多地回歸到實業中來。“投機即使成功,那也只顯示企業家一個方面的能力,而做實業成功,體現的是一個人的綜合實力,實業要求在管理、溝通諸多方面都要出色。”
在伍鎧睿被騙的那一年,浙一家尚不是溫州知名餐飲企業,而4年后的浙一家,門店不僅在溫州已有數家,而且已擴張到寧波等城市。顯然,如果當年陳仲凱也加入到民間借貸之列,可能也賺到了錢,但就沒有了而今的浙一家。“實業投資賺錢雖然少一些,但會讓自己心安一些。”陳仲凱表示。
-逃走?
幸虧自己沒干這種事
一夜間,伍鎧睿從天堂掉到了地獄。同時,許多選擇題也擺在了他的面前。
整整一周時間,我都不想見人,想自殺的念頭也時常在腦子里一閃而過。
當時擺在我面前的只有兩條路可選擇:一條是離開,開著車不聲不響地逃掉,家人、朋友全都拋棄,或者以死抵債,一了百了;另一條是留下,面對事情,處理掉自己的所有資產,分給債主,然后再等機會重來。
紙包不住火。很快有一些朋友知道我有大額資金被卷入服裝企業老板失蹤一事,于是打電話給我,出了一些主意。當時,不少朋友建議我一走了之。
不過,幾個非常要好的朋友都勸我不要走,要勇敢直面。
規勸伍鎧睿留下來面對事情的,一個是浙一家的陳仲凱,一個是政府官員W(應采訪者要求化名)。
W跟伍鎧睿有20來年友情,也是伍鎧睿最早主動向其傾訴被騙3000萬元事情的朋友之一。“當時,伍鎧睿跟我商量,走還是留,我意見非常明確,留下來。因為他的關系都在溫州,要想翻身只有在溫州有可能,出逃了,不僅要舍棄家庭朋友,而且翻身的可能性也非常小。”W回憶。
在伍鎧睿被騙事情發生后,W每天都要與他見面一次或電話溝通一次,勸伍鎧睿面對事情,不要再想其他。“當時,我每天要跟他溝通,也擔心他絕望地放棄生命。”
陳仲凱則抽空帶伍鎧睿去瑤溪景區放松心情,住宿在酒店里,發現伍鎧睿久久不能入睡,只好買了強力安定片給他吃下。
“我當時主要給他增強信心,每個企業家都有遇到困難的時候,選擇逃避并不是一個優秀企業家的素質。”陳仲凱說。
朋友的分析也很在理,十幾年前自己也是白手起家,從金銀花茶的代理上掘得了第一桶金,成為辛勤工作的百萬富翁。所以,我最終決定,選擇了面對被騙的事實,處置資產還債再說。
后來家里人都知道后,對我也不離不棄,給我接下來的每一步都增添了信心。
從另一個層面說,如果當時的我像最近的一些溫州老板那樣一走了之,對社會與其他家庭也是一種不負責任。我這樣說,外人可能認為我有些做作,但事實如此,至少那樣我會傷害到債主們的家庭。
-坦誠溝通,
博得了債主的同情
做出留下來面對的決定后,我立刻與家人商量處置資產。花上百萬元剛買了幾個月的私家車大眾途銳,以65萬元賣掉;位于鴻福家園263平方米的躍層房產也以每平方米1.3萬元的價格匆忙出售;郊區我父母住的老屋也抵給了債主。當時不避免老人們擔心,我跟債主商量,先讓老人們住著,將來我真的還不起債,再收走房子。
我處理掉所有資產后,加上銀行里的流動資金,離3000萬元債務還差1000多萬元。
這種情況下,我先還清哪一個債主,其他的債主誰都不會同意。當時,我采取了按欠債比例清償,欠多的還多一些,欠少的還少一些。一開始,一些債主依然不同意,甚至有債主拿刀上門威脅。但是,我心平氣和地跟他們坦誠溝通:如果一開始我不面對事情,一走了之,大家一分錢也拿不到。
可能,我有做銷售的氣質,在與債主的溝通中比較有優勢。我告訴債主,剩下欠著的錢,我會找機會賺錢還清的。我的坦誠,讓債主們也有些感動,拿到首批欠款后,不再經常上門討債了。
我也講信用,手頭一有錢就按額度分別還給各債主,而且從來不躲避債主,讓他們知道,我賣了房子后,沒住處,就住在湯家橋的一家廉價旅館里,并且24小時手機開機,隨時能找到我,使他們的心態安穩下來。
W認為,伍鎧睿之所以在三年多時間里能重振生意,主要是他當初未選擇跑路,再者就是對債主坦誠與講信用,使一些朋友在其重振事業中都還愿意出手相助。
-東山再起,
需要自信與控制好風險
在旅館里,我每天上網找項目,或者看書補充知識。有時候,我想著想著,也會愧疚感上來,一陣心酸,好幾次躺在床上捂著被子哭了。不過,最后想想,自己要重振,最需要的是信心,于是上洗手間洗洗,然后對著墻自我鼓勵地說:我要感謝打擊過我的人,是他們讓我知道自己是打不敗的;我要感謝幫助過我的人,是他們讓我知道這個世界還是很溫暖的。后來,我干脆將這句話寫成字,貼在墻上,讓自己每天都能看到。
在看書與上網學習過程中,我發現自己原來喜歡的期貨領域,可能存在著機會。于是,我向親朋好友籌集一些錢,自行投資,結果不像預期的好,虧了點錢,投資結束。
后來,一位知名教授在一次培訓中提到了輕資產運作這個概念,讓我意識到,輕資產運作項目,只需很少的資金來運作。過后,我從父母及親人處籌到了近50萬元,在財富中心租了場地搭起了資產管理平臺,并邀請了職業操盤手開展資產管理。
資產管理平臺運營三年以來,伍鎧睿的生意很有起色,不僅還清了債務,又于去年買回來了100多平方米的房子及一輛奔馳車,資產又回到千萬級別。同時,他又涉足藝術品投資領域,計劃將金融與藝術品投資相結合。
按伍鎧睿自己的總結,三年以來的再次成功,主要是他對資產的風險控制更加看重,這幾年以來他的團隊在證券領域的投資,風險控制在虧損10%左右,而盈利后也不會盲目追加。
在陳仲凱眼里,伍鎧睿是一個眼光獨到的人,總能把握住經濟熱點,在經濟熱點中尋找到金礦。
“每一張人民幣因為持有者的個性不同賦予其不同的個性,這就決定了其投資屬性的多樣性。”在一本證券類書籍中,伍鎧睿這樣總結自己的投資理念。
-記者鄭俊杰
[記者手記]
信用與責任的擔當
最近幾個月,面對企業周轉資金困頓,少數溫州老板以失蹤或“跑路”告示天下,欲以“逃”來規避自身造成的風險。
從幾個發生危機的溫州企業來看,這些老板無不涉及高息的民間借貸,也因此引發經營上的危機。這些事件背后的原因,雖然與國家宏觀調控,收縮銀根也有一定關系,但是更多的責任還在于溫州企業家自身。
據了解,這些出“事”的老板有太強的一把“博”心理,所以采取激進的擴張方式,拉長戰線,最終無米下鍋,只能借助高利貸。
溫州民間借貸發達,曾幾何時大家都自詡溫州人是最講信用的,因為民間借貸靠的就是信用。
然而,大家辛辛苦苦累積起來的信用堡壘,似乎在今年一夜之間傾塌了不少。
伍鎧睿及其朋友的幾句話最觸動內心,一句是:人逃了,信用也完全喪失了,誰知道你的過往,都會對你防一把;另一句是:人逃掉,或者結束生命,這是對不起家庭與親人,也是對社會不負責任的。
從一些老板“跑路”事件來看,其結果不僅傷害自己公司成千上萬員工,更是傷到整體溫州人的心。因為,溫州人多年累積起來的信用,被這部分削去一大塊。
危機降臨,沒有選擇逃為上策,雖然像伍鎧睿那樣,暫時失去財產、幸福與光環,但是他的信用依然累積在人們的心中,因此他們需要幫助時,身邊的親朋友好友仍然會施手扶助,最終沒幾年又重新站了起來。
人的一生中,隨時都有可能遇到困難,選擇面對才是上策。
本文“”來源:http://www.hangqichache.cn/news/wenzhou/40270.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址。作者:魏樂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