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07-28 13:11?出處 溫州都市報
暴雨過后,溫州暴雨導致溫州老城區齋堂巷積水嚴重。通訊員祥子/攝
7月26日晚8時左右溫州下了一場暴雨,雖然溫州暴雨沒有天津暴雨、北京暴雨那樣積水嚴重,但溫州老城區齋堂巷的積水嚴重影響市民出行,溫州老城區齋堂巷每到暴雨季節就會水漫金山。
暴雨積水已困擾齋堂巷居民數年之久了。今年以來,溫州市排水有限公司就三次到現場疏通,但效果卻不甚理想,居民飽受積水之苦。
溫州老城區齋堂巷積水怎么如此難排?是什么堵住了這里的排水管道?困擾居民數年之久的“水患”,何時才能治理?對此,記者近日展開了調查。
洗衣機墊高十幾厘米電冰箱安上移動滑輪
溫州市區齋堂巷北臨百里西路,西鄰九山河,南靠蛟翔巷,往東就到了溫州市區信河街。記者前天在齋堂巷11弄的一朱姓居民家中看到,屋內的洗衣機底部墊了十幾厘米高的木塊,電冰箱安上了移動滑輪。朱先生說:“雨水經常倒灌進家里,裝上輪子方便搬動。”
家住齋堂巷10號的鄭紅花,今年92歲,她說,以前只有臺風天才會積水,但最近兩年,雨稍微大點,巷子里就全都是水,然后倒灌進家里。老人隔壁的雜貨店老板說,現在只要一下雨就提心吊膽,特別是碰到農歷初一、十五的天文大潮時期,家中進水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
據了解,齋堂巷今年至少已有四五次“水漫金山”的遭遇,近兩次分別在5月15日和7月17日,最深處積水達40多厘米。
溫州老城區齋堂巷就像鍋底
每逢大雨天氣容易積水匯聚
溫州市排水有限公司董事長鄭春華說,齋堂巷的“水患”是老問題了,公司2009年成立,每年都會接到市民的反映,最近兩年情況越發嚴重。“我們排水公司主要負責城市主干道的管道和泵站,區間防洪排澇是由屬地政府部門負責的,但由于職能不明確,現在市民有反映,基本都是我們過去處理的。”鄭春華說,今年以來,他們已3次到現場搶修。
齋堂巷所在的松臺街道慶年坊社區副主任項素文說,齋堂巷屬于老城區,排水能力本來就弱,加上周邊一帶舊城改造后,地勢普遍抬高,雨水倒灌進小巷,導致老城區的排水負荷進一步加大。
鄭春華對此表示贊同,他說,從地面標高分析,齋堂巷平均是4.2米,東面的主干道信河街約有4.8米,北面主干道百里路高約4.8米,西面新建的九山公園地面大概有4.5米,相鄰的皮坊巷也有4.6米左右。這就讓齋堂巷成了鍋的最底端,路上的積水都匯聚于此。
排水設施先天不足
公園建設影響地勢
在采訪中,當地居民反映積水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公園建設堵了排水管道。九山公園二期的建設單位是溫州市名城建設開發有限公司,該公司工程科科長孔鵬說,他們是2010年底開工的,在施工過程中沒有發現有排水管道,如果有發現是不可能簡單堵住了事的。
對此,溫州市城建設計院有關工作人員說,有關部門曾于2004年開展市區市政排水管網普查工程,并測繪完成一份市區的地下排水管網總圖。記者在圖紙上找到了齋堂巷,圖紙顯示齋堂巷地下的排水管道并未通往九山外河沿岸。
按照圖紙標注,齋堂巷一帶的排水是通過一條直徑300毫米管道自西向東排出,從管網最末端算起,這一趟的排水距離達數百米,排水能力很弱。而另一部分雨水則是自然排水,向西流入原先地勢低洼的九山外河。因為九山公園二期開建需要培土,導致地勢比齋堂巷高出30多厘米,從而影響了這一帶的自然排水功能。
該工作人員說,在他看來,齋堂巷一帶積水嚴重,還因為小巷地面被砌上一層水泥,“水泥地面的滲水能力遠不如磚路,90%以上的水必須通過排水井進入地下管道。”
在該工作人員的幫助下,記者計算了現在齋堂巷地下管道的排水能力,每小時約為16毫米。根據我國氣象上規定,每小時降雨量16毫米以上,可稱為暴雨。也就是說,以現有的排水能力,只要持續時間稍長的暴雨,齋堂巷就會出現積水。工作人員說,因為現有排水管是雨污合流管道,所以實際的雨水排水能力會更低一些。
齋堂巷多年的“水患”如何解決?本報記者將會繼續追蹤報道。
本文“”來源:http://www.hangqichache.cn/news/wenzhou/44719.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址。作者:記者 朱斌 周俊朗 實習生 楊曉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