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07-05 21:39?出處 錢江晚報
老太太帶兒孫做鑒定
溫州一位老太太,因為懷疑自己的傻兒子不會生孩子,對自己7歲的孫子到底是誰生的非常懷疑,于是老太太帶兒孫做鑒定,在浙江漢博司法鑒定中心做DNA鑒定,結果卻令老太太無法接受,鑒定結果孫子竟然是她老伴和兒媳所生,溫州老太太鑒定出一個爬灰佬。
DNA親子鑒定,一般在警方或檢方在刑事案件中用到,因為這個鑒定結果的科學權威,現在越來越多地用在民事紛爭里。
溫州老太太帶兒孫做鑒定態度很堅決
浙江漢博司法鑒定中心女法醫介紹,由于職業特點,她們練就一雙火眼金睛。從她們看老太太的第一眼,就覺得這個溫州老太太的神情堅定、目光如炬,是那種藏了很多心事不動聲色的人。當時,老太太對七歲孫子說:“把手指伸出來,扎一針,沒那么痛。”
老太太帶兒孫做鑒定,當然兒子和孫子一起去了,當時,抱著孫子的是老太太的兒子。就在采血的那會,她兒子還猶豫,他回過頭來問老太太:“媽,有這個必要嗎”,然后搖著頭笑了笑,然而,后面的鑒定結果卻讓他笑不出來。老太太的兒子和孫子都經過指尖采血,他們的血樣被拿進了DNA鑒定實驗室。
老太太帶兒孫做鑒定第一輪結果:兒子和孫子20個位點,有1個對不上
現在鑒定機構做親子鑒定通常是通過對個人特定的遺傳標記進行分析,這種遺傳標記就包含在DNA中,與生俱來終生不變。這些標記,在鑒定中被稱為“位點”,取哪幾個位點在我國司法部文件里全都有明確規定,不是任由鑒定機構隨意選擇的。正因如此,也才能保證親子鑒定的科學性和規范性。
三天后,法醫亮出結論。
大多數人來做親子鑒定要的結果,無非是“是”或者“不是”。但是有的時候,還會有第三種結果,“不好說”,也就是“確定不了”。老太太帶兒孫做鑒定結論恰恰是第三種。
兒子又笑了:“這不是開玩笑么?寶寶,要么是我的孩子,要不,就不是我的孩子,怎么結果還會是‘不好說’呢?”
這個案子出現了“意外”,這對“父子”20個位點有1個對不上。出現這種情況時,先不需要測定CPI,而是需要加測位點。
從醫學上解釋,出現這種情況有兩個可能性——
一,他們是親生父子,但是遺傳過程中基因發生了突變。
二,孩子的父親是男人的近親屬,比如親兄弟,甚至比如父親,遺傳基因有細小差別。
老太太帶兒孫做鑒定第二輪:加測兒媳的DNA,找出突變的基因來自兒媳還是兒子
我們前面說過,漢博鑒定中心親子鑒定的法醫對老太太說,孩子肯定是“你們家”的孩子——言下之意,不必再繼續做下去了。
老太太沉默良久,開口:“我要一個肯定的結論,孩子是誰的。”
我們可以從邏輯學的原理來看待接下去的鑒定,也是走到這一步最善意的一種方式。
如果是遺傳過程中基因發生了突變,男孩的性別基因為XY,那么我們是不是可以找一下,到底是來自媽媽這邊的遺傳基因發生了突變,還是爸爸這一邊的突變了。
老太太一口應允:“是不是要提供孩子母親的血液樣本?沒問題。”
半個月之后,老太太帶來了兒媳婦,抽血取樣。
老太太兒媳和孫子的血樣繼續進行DNA比對,這一回比對的主要是男孩發生突變的基因是遺傳自母親,還是父親這一邊。
鑒定結論是:孫子基因突變發生在遺傳自父親的基因上。
既然排除了兒媳那邊的可能性,那么剩下就只有兒子這邊的可能性,到底是父親的遺傳基因發生突變,或者本來就是遺傳自父親的男性直系親屬。
老太太帶兒孫做鑒定第三輪鑒定:孫子居然跟老太太的老伴完全吻合,孫子竟然是他爺爺的兒子?
法醫說,沒想到,數月后,那位溫州老太太又來了,這次,老太太帶過來一個男人——沒有表明身份,“我們又提取了這個男人的血樣,與男孩的血樣檢測比對,發現20個位點完全吻合”。
鑒定結果已經很明白,一切都已經水落石出了,老太太最后帶來的那個“吻合”的男人是老太太的丈夫,而之前來檢測的兒子是他們的獨養兒子。老太太其實隱約已經猜到結果,但是強硬的老太太就是要一個明確的結論。
老太太帶兒孫做鑒定的結果和她剛開始的猜測一樣,她說出家庭的內幕:“我的兒子是個傻兒子;多年來我隱約覺得老頭子和媳婦之間有問題,我真希望我的感覺是錯的。現在,這到底是一個家,還是兩個家……”
老太太止不住淚,掉頭就走,連鑒定結論都沒有拿。老太太帶兒孫做鑒定,這個鑒定做和不做又有什么不同?溫州老太太鑒定出一個溫州爬灰佬,事情已經這樣,鑒定能改變什么?
本文“”來源:http://www.hangqichache.cn/news/wenzhou/55034.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址。作者:錢江晚報記者 肖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