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07-17 15:07?出處 溫州視線
溫州傳統文化之甌繡作品
溫州傳統文化中,我們常聽到的有溫州鼓詞、謝靈運山水文化、甌塑、甌繡等等。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溫州的一個非物質文化遺產——甌繡。
甌繡,作為浙江溫州的地方傳統藝術,是中國六大名繡(寧繡、湘繡、蘇繡、京繡、粵繡、蜀繡)之一,也是浙江“三雕一繡”特種工藝品之一,由中國傳統刺繡發展而來。
因為溫州市區就在甌江的邊上,所以就取了這樣一個名字,它還有一個別名叫“溫繡”,又稱畫簾。甌繡是我國出口名繡之一,不僅被國家珍藏,還被作為國禮贈送,有“發繡外交”之說。
為了發展甌繡的影響力,溫州甌海職業中專還特別的開設了一個甌繡的專業課程,由甌繡甌繡傳承人和一些有著豐富甌繡經驗的老師傅們傳授甌繡文化的獨特魅力。
但是在甌繡的推廣和普及過程中,也是充滿各種艱辛與挫折。
據甌繡非遺傳承人林媞介紹,她在16歲的時候進入甌繡廠成為一名學徒,如今已經從事這個行業45個年頭。她表示,甌繡是個“大器晚成”的手藝活,要具備國畫、油畫、水彩畫等多方面的積累,學三五年只學到皮毛,大多數年輕人很難堅持。
而制約甌繡發展的一個門檻就是甌繡真的需要很長時間的磨練和制作。像我們平常有看到的雁蕩山屏風的雙面繡,這種沒有十年功夫是繡不出來的。但是這樣一幅作品市場的銷售價格只能給到兩千多。
不過作為溫州傳統文化的一張名片,也希望甌繡真正拓寬產業鏈,走進尋常百姓家,讓更多的人了解到這項傳統文化的魅力。
本文“”來源:http://www.hangqichache.cn/news/wenzhou/73831.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址。作者:溫視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