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03-17 19:25?出處
據1月18日出版的《環球時報》報道,正當谷歌去留未定之時,《華盛頓郵報》報道稱,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克勞利15日宣布,美國最早可能在下周初將就谷歌被攻擊的事件向中國政府發出外交照會。這名發言人說,“這將表達我們對此事件的關切,并要求中國提供信息,解釋這一事件是如何發生的。” 谷歌并非美國經濟的支柱企業,而此次谷歌對中國發難前后,美國國務院、國會的配合嚴絲合縫令人稱奇。
英國《衛報》分析說,谷歌挑戰中國在某些程度上是“充當美國政府的代理人”。在被爆炒的谷歌網站遭攻擊的新聞背后,其實是西方對中國勢不可擋的實力增長的不安以及對中國政治制度的不信任。文章說最近發生了好幾起“令西方感到驚愕的事件”,比如處決英國毒販等。谷歌事件背后的大局是中美之間不斷增多的貿易摩擦以及美國對中國匯率的長期不滿。如今,中國正冉冉上升,而美國國力日弱,谷歌事件所能表達出來的只是“中國不可能事事如意而已”。
美國《商業周刊》16日稱,美國官員表示:“谷歌在采取行動之前通報了,谷歌的代表與希拉里也在上周展開討論。”美國《政客》網站15日發表文章稱,谷歌與奧巴馬政府關系非同一般,谷歌過去幾年用于國會游說的資金從2003年的8萬美元急增至去年的300萬美元。在去年總統大選中,谷歌是奧巴馬競選陣營的第四大資助者,奧巴馬政府中也有谷歌3位前高管。
17日環球網的調查顯示,對于美國揚言將就谷歌事件向中國發出外交照會,高達80%的投票者表示“強烈憤慨”,認為這是美國政府“公然干涉中國內政”。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