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12-29 15:09?出處 綜合央視財經
日本突然公布噩耗:近日,日本厚生勞動省公布人口動態統計數據,2017年日本新出生人口94.1 萬人,死亡134.4萬人,日本進入了老齡化、低欲望社會。 前日報道“佛系生活實為逃避現實”,日本的“噩耗”中國也需提高警惕。
統計估算數據顯示,日本今年新出生人口數將為94.1 萬人,連續兩年跌破100 萬大關,創下1899 年有統計數據以來的最低值。2017年日本死亡人數估算為134.4 萬人,比上年增加3.6 萬人。結果是,日本今年人口將自然減少40.3 萬人,這也是該指標首次超過40 萬。
日本突然公布噩耗:人口逐年減少,低欲望社會已來臨。
平均來看,日本今年每34 秒有一人出生,每23 秒有一人死亡。每52 秒有一對情侶結婚,并且,今年新婚情侶數為60.7萬對,比上年減少1.4萬對,但是,每2 分29 秒就會有一對夫婦離婚。
日本突然公布噩耗
日本人口逐年減少,如果繼續按照這個速度發展下去,日本厚生勞動省今年4月公布了50年后日本人口數的預測結果,2053年日本人口將跌破1億,到2065年,日本人口將降至8808萬。并且屆時超過40%的人口都是老年人!屆時日本的經濟、養老金可持續性等方面都將大受影響。
日本突然公布噩耗:人口逐年減少,低欲望社會已來臨。
日本媒體評論,日本少子化現象更加嚴重,人口正在加速減少。業內人士分析,新生兒數量再創新低的主要原因主要在于,人們認為撫養和教育子女費用和負擔過高,因此無法按理想中的數量生育更多孩子。另一方面,年輕人對婚姻持不積極的態度也直接影響日本人口增長。
為什么會導致這種情況發生呢?
自從1991年經濟泡沫破滅之后,日本經濟持續低迷,被稱之為「失落的20年」。
這導致未滿35歲的日本人,從懂事以來就面對「失落的20年」
所謂「低欲望社會」:是指在一個奮斗不再能改變命的社會里,奮斗主力也就是年輕人群,開始對周圍的一切喪失興趣。
此時,無論物價如何降低,消費無法得到刺激、銀行信貸利率一再調低、購房人數依然逐年下降;大多數人不愿意背負房貸,或創業失敗的風險。
低欲望社會,反映在社會的各個方面:譬如日本人沒有炒房的欲望、沒有炒股的欲望、沒有結婚的欲望、沒有購物的欲望,宅男宅女越來越多,談戀愛覺得麻煩,上超市覺得多余,一部手機便框定了自己生活的所有。
日本從2005年開始人口負增長時,小城市缺乏就業機會,大量年輕人涌入大城市,小城市房屋大量空置,而大城市一房難求,對于男性來說,沒錢沒房的經濟壓力影響最大,對女性來說,除了沒錢,排在第二位的阻礙因素是家人是否同意。
在育兒方面,日本國立社會保障與人口問題研究所的研究部長石井太說,新生兒數量再創新低的主要原因主要在于,人們認為撫養和教育子女費用和負擔過高,因此無法按理想中的數量生育更多孩子。
和過去不一樣的是,孩子得上學到二十多歲才能步入社會上班,對比以前十幾歲出去打工養活自己已是天然之別。由此可見,日本年輕人也并非不想生,而是不敢生。
同時,日本年輕人看著自己父母親辛勞的生活,越來越不愿意結婚,晚婚年齡一再推高。
男人覺得自己婚后就像是一部掙錢機器,拼命努力,還滿足不了一家人的美好生活。而女人們也感覺到結婚生子,整天呆在家里伺候孩子伺候老公失去人生的價值。所以,無論男女,更愿意去享受一種自由自在的單身生活。這導致日本男性平均每4人中就有1人、女性平均每7人中就有1人終生未婚。
他們越來越傾向于不結婚、不生子,因為他們覺的這會讓自己增添一輩子的負擔,他們更傾向于過一種自由自在的生活,一個人獨居、蝸居。
低出生率帶來的一個大問題,就是消費萎縮。
日本的年輕人對于買車、奢侈品之類的消費被嗤之以鼻;「宅」文化盛行,一日三餐因陋就簡。
雖然隨著互聯網與物聯網時代的到來,新技術新產品層出不窮,但是,除了一部手機,其他商品再也調動不起年輕人購物的興趣??床坏侥贻p人買汽車,看不到年輕人買房子,LV包包沒人碰,電視機銷量大跌。你如何宣傳大拍賣、大出血,年輕人就是心不動、腳也不動。年輕人數量逐年減少,消費市場更加趨于飽和和低迷。
你有沒有車,有沒有房,對于許多日本的年輕人來說,是毫無意義的話題。東京這么一大國際大都市,85%的年輕人結婚時租房子結婚,只有5%的年輕人買汽車,這種地域物質的低欲望,使得銀座街頭的奢侈品變得毫無價值。
報道稱,日本政府已把提高日本的出生率作為首要任務,近日還批準了一項有關免費學前教育的預算案,為扭轉低生育率的局面邁出了第一步。
日本新生人口數創新低經濟可持續發展面臨挑戰
針對這一現象,北京外國語大學日本研究中心副主任、日本社會學專家宋金文分析指出,導致日本出生率創新低的最主要原因還是育兒成本太高。兒童的撫養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來支撐,已經成為年輕人的負擔。此外,日本的社會結構性因素也在變化。比如婚姻觀、就業壓力、理想家庭模式的變化等。多元化的價值觀導致婚姻成為一種個人的行為選擇,這樣一來,各種為防治人口減少而實施的社會政策基本無效。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倪月菊認為,出生率再創新低使日本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面臨巨大的挑戰:一是給本來就捉襟見肘的日本財政帶來巨大的壓力,少子化和老齡化現象的持續,意味著未來更少的勞動人口將供養更多的退休人員,社會保險的壓力進一步增大;二是未來日本面臨更大的勞動力缺口,人件費會持續上漲,這也意味著制造業或服務業的勞動成本將大幅提升,給日本經濟增長帶來更大的挑戰。
在中國外交學院外語系副教授丁曼看來,日本社會目前正在嘗試通過社會5.0體系來應對少子、高齡化課題,但這一社會難題僅憑科技可能無法解決。
我國放開二孩政策以來,人口增長不是很明顯,或許不久的未來,中國也將經歷人口逐年減少的階段,日本的這個噩耗提醒我們,似乎中國也正在逐步進入老齡化、低欲望社會。
本文“”來源:http://www.hangqichache.cn/news/world/69892.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址。作者:yuj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