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11-14 13:08?出處 綜合
法國市長辭職潮:據《紐約時報》,今年以來,法國農村地區已經有150多名市長辭職,《Politico》雜志稱,自2014年以來,法國共有超過1000名市長辭職,中國網友不解,法國市長都不愿當。
去年年底,法國勃艮第地區的市長Gentilhomme先生給馬克龍寫了一封信,稱自己壓力太大而且正在戒煙,他無法忍受該市400多座村莊的凋敝。
法國市長辭職潮
“30年了,我已經受夠了。妥協、保守的承諾和國家的退出讓我身心俱疲。”Gentilhomme在信中寫道,他在77歲前曾是一名法國海軍海豹突擊隊潛水員。
他在信中表達了其對法國腹地的焦慮和擔憂。據法國媒體報道,目前,法國辭職的市長人數可能處于歷史最高水平,比之前的選舉周期高出32%到50%。
更少的權力,更大的責任
有分析認為,市長們的辭職潮反映了今天法國社會中的各種沖突,這些沖突因馬克龍的改革撼動了傳統而不斷加深。
長期以來,市長是法國傳統社會生活的支柱,歐洲大陸上沒有哪個國家的市長人數超過法國。法國共有35502位市長,他們占歐盟市長總人數的40%。在他們所管轄的小城鎮中,有兩萬個小城鎮的人口不足500人。
其實,在馬克龍上任之前,法國就面臨著一個嚴峻的問題,即它是否還能承受如此多的小行政單位,這些小城鎮在削減成本和行政重組上面臨著巨大的壓力。
根據2015年的一項法律,法國的小城鎮被命令合并為15000人以上的行政單位。發展經濟、管理水資源、提高稅收的權力也隨之重新整合。一位支持馬克龍的法國議員說:
“在互聯網時代,快速運輸和削減當地資金是有道理的,它讓這些城鎮自動聚合來面對新的挑戰。馬克龍希望提速,希望改革。這可能會讓當地官員對他們的未來感到不安。”
近年來,法國農村地區的收入不斷萎縮,人口逐年減少,以市長為首的當地官員們不得不為保持經濟活力而作斗爭。但市長們說,改革給了他們更少的錢和權力,但負擔卻沒有減少。
看不到結果的改革
在德國總理默克爾準備退出歐洲政治舞臺之際,馬克龍希望將自己定位為歐洲領導人和自由主義價值觀的主要捍衛者。
在巴黎剛剛落幕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紀念活動上,馬克龍當著特朗普的面在演講中說“民族主義是對愛國主義的背叛”,塑料兄弟情一觸即破。
法國市長辭職潮
盡管馬克龍在努力地塑造形象,但民調顯示,馬克龍的支持率逐漸下降。他被認為是法國蓬勃發展的大城市的總統,而不是小城鎮的代言人。
過去兩年,中央政府對小城鎮的“資助”急劇下降。從全國范圍來看,在馬克龍當選的2017年,國家對城鎮的撥款已從2014年的420億歐元降至340億歐元。
與此同時,馬克龍在競選中承諾要削減當地收入的主要來源——住宿稅,該項稅收可為當地每年帶來220億歐元的收入,占平均預算的10%。
這一承諾成為馬克龍當時備受歡迎的原因之一,因為他減輕了當地居民的稅收負擔,但卻把鍋甩給了市長們,讓地方的財政受到威脅,最終還是影響了居民們的生活。
在法國小城鎮,當地人的抱怨堆積如山,就連停水停電都會直接“喊話”市長,他們認為市長可以做任何事,但市長們卻表示自己無能為力。
在經過18個多月的改革后,法國的失業率幾乎沒有變化,一直在9%以上徘徊,而經濟增長率卻只有1.7%左右。
馬克龍運動的發言人、法國立法委員格里尼說:“如果我們真的想徹底改變這個國家,就必須花時間進行深刻的變革。”
然而,越來越多的法國人不買賬,對馬克龍的經濟政策失去耐心并變得消極悲觀,他們認為他使法國變得更加資本主義,放棄了平等和博愛的傳統而只有利于富人。
(原標題:因感到被國家拋棄,法國市長們集體辭職)
本文“”來源:http://www.hangqichache.cn/news/world/71871.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址。作者:yuj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