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26 16:29?出處 溫州視線
埃及開放具有3000年歷史被稱為“上帝之路”的獅身人面像大道
2021年11月25日,在埃及南部城市盧克索舉行了一場奢華的儀式,向公眾開放了具有3000年歷史的獅身人面像大道。
這條古老的走道近3.2公里長,大約76.2米寬,它位于尼羅河北面,曾經被命名為“上帝之路”。
埃及開放具有3000年歷史被稱為“上帝之路”的獅身人面像大道:(2021年11月25日,獅身人面像在一場盛大的夜間儀式中揭幕)
夜幕降臨后,一場壯觀的游行沿著這條大街展開。大街兩側排列著600多座公羊頭雕像和傳統的獅身人面像。游行的人中有人身穿法老服裝,還有交響樂團和專業舞者進行表演,埃及總統阿卜杜勒-法塔赫·塞西(Abdel-Fattah el- sisi)也出席了這場盛會。
幾個世紀以來,這條路一直埋在沙土之下,直到1949年埃及考古學家扎卡里亞·吉尼姆在盧克索才在神廟前發現了8尊獅身人面像。
挖掘和修復該遺址的工作持續了70年,盧克索導游艾哈邁德·哈曼(Ahmed Hammam)在活動開始前面對鏡頭激動喊道:“今晚,我將見證我一生中發生的最偉大的事件之一。我們未來一百年都將談論今天發生的一切。我希望每個人都會喜歡它。不只是在我的家鄉,而是在整個埃及,乃至整個世界都會為之矚目。” 47歲的哈曼表示,目睹獅身人面像大道經過多年的努力才得以修復,這感覺就像做夢一樣。
人們認為修建這條路是為了慶祝底比斯古城(現稱為盧克索)一年一度的Opet節。在這個節日,游行隊伍會抬著一尊祭祀神像從卡納克神廟來到盧克索神廟。
在周四的活動之前,埃及考古學家、考古聯合會成員阿里·阿布·達什(Ali Abu Dashish)說:“Opet節即將舉行,就像過去的法老時代一樣。這也是埃及向世界傳遞的一個信息,即我們保護和修復文物。”據了解,周四這場壯觀的公眾活動也是為了重振埃及萎靡的旅游業。
埃及考古學家扎希·哈瓦斯稱盧克索遺址是“最大的露天博物館,世界上最大的考古遺址”,它講述了埃及從公元前2000年一直到羅馬時期的歷史。哈瓦斯從2005年到2011年一直致力于獅身人面像大道的修復工作。他說,周四的慶祝活動向世界發出了一個重要的信息:“埃及是安全的,我們邀請每個人都回到埃及。”
公羊是古埃及神阿蒙的化身。
卡納克神廟建于大約 2,000 至 4,000 年前,供奉古代太陽神阿蒙拉。它占地超過 100 公頃(250 英畝)。
盧克索神廟由阿蒙霍特普三世在大約 3,400 年前建造,一直被用作從古埃及人到基督教科普特人以及后來的穆斯林的持續宗教崇拜場所。
埃及旅游和古物部發誓要通過提升其“露天博物館”的聲譽,使這個阿拉伯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成為游客吹捧的目的地。
埃及的旅游業雇傭了 200 萬人,占該國國內生產總值的 10% 以上。
但近年來,由于 2011 年革命、多起恐怖襲擊以及最近的冠狀病毒大流行之后的政治動蕩,它受到了打擊。
4 月,一隊花車帶著 22 位法老的木乃伊遺骸穿過開羅的街道,在游行中向新開張的埃及文明國家博物館致敬,并鳴響 21 門大炮。
在接下來的幾個月里,該國將在開羅的吉薩金字塔附近開設另一個新的陳列室,即大埃及博物館。
本文“”來源:http://www.hangqichache.cn/news/world/79184.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址。作者:yuj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