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05-10 15:32?出處 都市快報
浙江義烏蜱蟲叮咬后致死,董齊 攝
浙江義烏蜱蟲叮咬后致死
浙江義烏蜱蟲叮咬后致死:2011年,浙江義烏市上溪鎮上山村,一名82歲村民陳老漢被蜱(pí)蟲叮咬后致死。這是金華地區發現的首例“蜱蟲病”,2014年4月,浙江臺州臨海市白水洋鎮一對60多歲的楊氏姐妹,2014年4月中旬到下宅村山上采野茶被蜱蟲咬傷,4月19日,姐妹倆被送去臺州醫院,4月23日、26日兩人相繼不治身亡。http://www.hangqichache.cn/news/zhejiang/54153.html
上山砍柴后高燒不止
2011年7月15日,陳老漢進山砍柴,回家后,他感覺渾身難受,一點力氣都沒有,接著就是發燒、嘔吐,懷疑是中暑了,也沒多在意,就在附近的黃山醫療社區服務站打了2天點滴。
可高燒卻遲遲不能退去,7月18日晚,家人將陳老漢送到稠州醫院治療,病情依舊沒有好轉。兩天后,陳老漢的兒子給父親卷褲子時,在他的右小腿上發現一個小黑點,趕緊告訴了醫生。
值班醫生檢查后發現,小黑點是一只滿肚子都是血的蜱蟲,他們小心翼翼地將蜱蟲取了出來。因為沒有蟲媒傳染病的醫療資質,稠州醫院內科主任朱恒泉建議陳老漢轉到中心醫院治療,并向疾控中心匯報了情況。
“經血液檢測等,確認陳老漢為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義烏市疾控中心一位工作人員說,而蜱蟲叮咬正是導致這種病的最主要原因。
義烏市衛生局組織專家對陳老漢進行會診,可遺憾的是,陳老漢的病情加重,26日不幸去世。
浙江確診首例蜱蟲叮咬致病
2010年9月,河南、山東等地有多人被蜱蟲咬傷不治身亡,一度引發全國性話題。這些出現“發熱伴血小板綜合征”的病例,經血液檢測證實患者感染的是新型布尼亞病毒。
2011年6月,臺州仙居的吳阿婆被確診感染病毒,為全省首例因蜱蟲叮咬引起的“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兩個月前,吳阿婆在自家門口乘涼,右腿膝蓋處有點疼,以為是蚊子,用手拍了一下,原來是一只蜱蟲正在吸血。
蜱蟲在農村很常見,吳阿婆沒有在意,照舊上山干農活、喂牛、割草,后來出現連日高燒和嘔吐的現象。經過治療后,吳阿婆康復出院。
蜱蟲本身無毒 但會攜帶病毒
杭州市中醫院皮膚科主任陶承軍說,這是省內第一例蜱蟲叮咬致死病例。蜱蟲本來是叮咬野生動物的,本身沒有病毒,但它是一種傳播媒介,會攜帶感染病毒。在醫學上,這類由吸血昆蟲引起的疾病被稱為蟲媒傳染病。蚊子會傳染瘧疾和登革熱,不是所有被蚊子叮咬過的人就會得這些傳染病,大家不要過分恐慌。
蜱蟲也叫壁虱,鱉吃,草扒子、狗鱉、草別子、牛虱等,在農村很常見。
不是蜱蟲吸血的時候有性別選擇,它是一種嗅覺動物,對汗臭和二氧化碳特別敏感,在15米的距離就能感覺到,男性在上山或者下地的時候,運動量大,出汗多,容易吸引到蜱蟲。
目前,全世界已知蜱蟲有800多種,我國已知近100種。浙江主要品種有中華硬蜱、卵形硬蜱、長角血蜱、龜形花蜱、鐮形扇頭蜱等。
蜱蟲在我國的分布較局限,主要是在個別丘陵地帶,生活在灌木叢中、郊外的草地或寄生在動物身上。
蜱蟲是吸血節肢動物,常見到的硬蜱,身體只有半粒芝麻大小,呈灰色。但在吸血之后,身體慚慚變大,像個大蜘蛛,膚色也會變成暗紅。硬蜱多在白天侵襲宿主,吸血時間較長,一般需要數天。軟蜱多在夜間侵襲宿主,吸血時間較短,一般數分鐘到1小時。
蜱蟲叮咬后的癥狀
被蜱蟲咬之后,皮膚會出現水腫性丘疹,紅腫、水皰或淤斑,感覺有點瘙癢或疼痛。嚴重的話在一個月內,特別是2周之內會出現持續發熱,特別是持續三天以上,出現畏寒、頭痛、腹痛、惡心、嘔吐等癥狀。
全世界范圍內的蜱叮咬人致病事件,可追溯到20世紀90年代初。美國首先報告了人粒細胞無形體病病例,此后歐洲等地也相繼報告了這種病例,部分地區感染率甚至高達15%至36%。
被蜱蟲叮咬后怎么辦?千萬不要硬拽
蜱的叮咬是個復雜的過程,它咬破人的皮膚后,把抗凝劑和麻醉劑注入人體,防止血液凝固,在人未發覺的情況下,它吸飽血后,叮咬處的凝血脫落,這個過程需要48小時。
如果發現蜱蟲附著在身體上,不能立即用鑷子等工具將其除去,因為蜱蟲體上可能含有傳染性病原體,在受到刺激后,蜱蟲會越發往體內鉆,并加大劑量釋放蜱蟲唾液。
蜱蟲其實挺普遍,分布在有山有水有樹的地方。外出郊游、爬山有可能把蜱蟲帶回來。發現蜱蟲后,最好到醫院處理。
義烏市疾控中心蟲媒科科長吳因平建議:
1.可用酒精涂在蜱身上,使蜱頭部放松或死亡,或用煙頭、香頭輕輕燙蜱露在體外的部分,使其頭部自行慢慢退出,再用尖頭鑷子取下后燒死;
2.蜱蟲將頭鉆入皮膚內時頭有倒鉤越拉越緊,自行取出容易將頭留在皮膚內繼續感染。再去醫院取頭極為麻煩。
3.被蟲子咬不能立刻打死蟲子,否則毒素更大。
4.取出后,再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處理,隨時觀察身體狀況。
有網友擔心,寵物身上有蜱。“很多寵物醫院能買到藥品,把藥品滴在寵物身上,就能清除蜱蟲和跳蚤了,別忘了給家里做一次大掃除。”
本文“”來源:http://www.hangqichache.cn/news/zhejiang/54154.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址。作者:記者 董齊 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