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09-19 17:13?出處 溫州視線綜合長江商報
2015年9月18日,媒體報道,浙江省將上調最低工資標準,達到月薪1860元,時薪17元。浙江省政府決定,從2015年11月1日起執行最低工資標準。
粗看起來,上調最低工資標準,工人的生活條件就會因此得到改善。但實際上,提高最低工資標準并不等于提高生活標準,而更像是在工人面前設置了一道“門檻”。沒有能力跨過這個門檻的工人,那么只好“被失業”。
溫州優秀青年大支一句話點出上調最低工資標準的后果:以后,企業招不起員工,工人找不到工作,便宜的又不干。那就只能是企業倒閉,工人失業。
大支說:技術工程師,有些車間的技術工人工資很高是沒有問題的,但是,普工工資一高企業就完蛋。
大支還給我簡單算了下:按時薪10.69算,平時工資,168小時*10.69=1796元;晚上加班:44*10.69*1.5=705元;周末加班:40*10.69*2=855元,三項加起來:3356元。對于一個勞動密集型企業,比如鞋企,這樣的比例加班很少了,如果加班時間多點,普通工人要達到4000元,企業沒得玩了。
經濟學家認為上調最低工資標準很危險
提高最低工資標準,將消滅底層就業機會,增加失業率,那些既無技能也無經驗的勞動者就業壓力更大。
浙江上調最低工資標準1860元,那些原本賺不到月薪1860元的人,他們會不會失業?沒有人在乎。
剛好,德國從2015年1月也開始實行最低工資制度,這是他們的第一個全國性最低工資法。很多人認為:德國這樣的發達國家也實行最低工資,你還有什么可說?我的反問是,此前幾十年德國沒有最低工資,企業就能把價格壓到最低,讓底層民眾水深火熱?當然沒有。事實上,德國沒有實行最低工資標準,他們的最低工資也普遍高于歐洲各國。
默克爾政府將法定最低工資定為時薪8.5歐元,德國很多行業也有最低工資標準,執行起來寬松,現在頒布統一法令,落后行業和地區的壓力就很大。統一后的德國東部經濟長期落后,很多酒店餐飲業的時薪只有6~8歐元/小時。德國工會估計,約有140萬德國勞動者每小時收入不足5歐元。固然有些人借這個法律漲薪水,那有多少人失業?很少人在乎。這項法案在聯邦議院是以高票通過,未來兩年他們還要將最低工資提高到時薪10歐元呢。
最低工資法是政治學上甲乙博弈討論丙事務,最終傷害丁的政策。這個丁就是最底層的就業者,包括未訓練和無技能的少年、婦女、極其老弱人士、閑雜雇工、勤工儉學者,俗稱的普工,他們的真實利益被忽視了。
最低工資法的傷害力不僅限于弱者,它對于整個經濟體都有很深影響。任何一個行業都會有效率低、臟亂差的企業,它們通常盈虧平衡,存活艱難,隨便一個風波就會造成大面積破產。它們是提供低于最低工資的主力軍。少數企業會野蠻生長起來,絕大多數都會破產消亡。這不代表它們沒有創造價值。我聽過支持最低工資法的人說:“如果一個企業連最低工資都給不起,可見它有多差,死就死吧。”這些企業怎么會沒有價值呢?在我看來,最大價值就是以極低成本培訓工人,最大限度地吸收就業。這些臟亂差企業規模雖小,卻數量巨大,觸角通常是城鄉貧困地區,解決最基礎的就業問題。其中一部分工人,循著這個階梯到更大的企業工作,獲得更高收入。德國產品在國際上富有競爭力,一個原因是工資低的小企業為大企業培養了大量熟練工,勞動力成本反而比很多歐洲國家低。
最低工資法國際上非常流行,這并不意味著它就是正確的。瑞士和新加坡長期沒有最低工資法,香港也是遲至2011年才開始施行,這并不妨礙這些地區的洗碗工也拿高薪。
中國質疑最低工資法的聲音十分微弱,這并非好事。年初以來,“外資逃離中國”的新聞屢見報端,一個原因就是中國的勞動力成本上升。這里面有多少是經濟發展、勞動力價格自然上漲引起,又有多少是被人為拔高,導致競爭力喪失,值得反省。
最后,大支給我舉了一個實例:他們企業的很多鞋子,前幾年在溫州總部工廠生產,去年開始,全部轉移到越南去了。溫州視線編輯也親眼目睹:溫州市永嘉縣黃田鎮,前幾年隨便哪家都是機器隆隆聲,今年變得冷冷清清了。種種事實證明,浙江上調最低工資標準不是好事,這不是在保護處在最低工資標準以下的普工,而是在傷害他們和他們的雇主。
本文來源:http://www.hangqichache.cn/news/zhejiang/61120.html,轉載請保留網址。
本文“”來源:http://www.hangqichache.cn/news/zhejiang/61120.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址。作者:yuj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