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臺州某鞋業(yè)公司因涉嫌侵犯知識產權,被迫從比利時退運回國8946雙鞋子,價值4萬多美元。寧波海關提醒生產企業(yè),接單的時候一定要多長個“心眼”,充分了解承接貨物是否涉及知識產權保護,以免造成經濟損失。
據(jù)了解,這家鞋業(yè)公司事先未對這批訂單做必要的了解,但等出口到對方港口后卻接到客戶通知,稱此鞋為仿歐洲已注冊的名牌鞋。為避免更多損失,公司只得將鞋全部退運回國。
如果產品侵犯知識產權,生產企業(yè)除了損失貨值,還要承擔賠償責任。因此企業(yè)在接單時,要充分了解貨物是否已受知識產權保護。最直接的辦法就是詢問客戶是否有權利生產訂單貨物,并要求對方出示商標證等證明。在知識產權領域頗有研究的陳律師表示,企業(yè)可以登錄海關等權威網站查詢訂單貨物是否已受知識產權保護,還可以從專利檢索中心打印完整的受保護商標、專利目錄,避免踩到知識產權“地雷”。
據(jù)統(tǒng)計,今年上半年寧波海關查獲的侵權案件有96起,貨值1392萬元。海關對查獲的侵犯商標專用權商品一般做兩種處理:對能去除商標的,用作非商業(yè)用途,如捐獻紅十字會等;對不能去除商標的做銷毀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