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5-11 19:43?來源
夾餅是一種滋補性的傳統名點,以茯苓霜和精白面粉做成薄餅,中間夾有用蜂蜜、砂糖熬溶拌勻的蜜餞松果碎仁,其形如滿月,薄如紙,白如雪,珍美甘香,風味獨特。茯苓夾餅還含有人體所需的多種蛋白質和維生素,營養豐富,口味鮮美,具有滋養肝腎,補氣潤腸之功效,長期食用,可增強體力,。
據傳,早在800年前,茯苓夾餅就有歷史記載,“茯苓4兩,白面2兩,水調作餅,以黃蠟煎熟”。到了清初,有人提出“糕貴乎松,餅利于薄”的主張,后來餅就越來越薄。乾隆時山東孔繁臺家制的餅“薄若蟬翼,柔膩絕倫”。到了清朝中期,人們加了甜餡,用兩張餅合起來,中間夾以核桃仁、松子仁、瓜子仁等果料和蜂蜜,名曰“封糕”。相傳慈禧太后得了病,不思飲食,廚師們絞盡腦汁,選來幾味健脾開胃的中藥,發現茯苓有益脾安神、利尿滲濕的功效,于是以松仁、桃仁、桂花、蜜糖為原料,配以適量茯苓粉,再用上等淀粉烙成外皮,精工細作制成夾心薄餅。慈禧吃后很滿意,從此茯苓餅身價百倍。
慈禧太后不僅喜歡吃茯苓夾餅,而且她日常的保健藥方中也多用到茯苓這味藥材,有營養學家對慈禧太后的長壽補益藥方進行了分析,發現她常用的補益中藥共64種,使用率最高的一味中藥就是茯苓。那么,究竟茯苓有什么奇特的功效和獨特的魅力而使得慈禧太后對它情有獨鐘呢?
茯苓是寄生于松樹根下的腐生真菌,其性味甘淡,具有健脾和胃、利水滲濕,寧心安神的作用。它是一味珍貴的中藥材,其中藥用價值最好的當屬云南出產的茯苓稱為云苓。早在中醫最早的藥學著作《神農本草經》中,茯苓就被列為上品,言其“久服,安魂養神,不饑延年”。 因為它功效非常廣泛,不分四季,將它與各種藥物配伍,不管寒、溫、風、濕諸疾,都能發揮其獨特功效,因此,古人稱茯苓為“四時神藥”。茯苓還一向被認為是美容上品,可以凈面、養顏,去除皮膚的黑斑和色素。《經驗后方》中記載,食用茯苓“至百日肌體潤澤,延年耐老,面若童顏”。《東坡雜記》亦記有服茯苓法,說食用茯苓有“顏如處子”的美容效果。《紅樓夢》第60回中還詳細介紹了茯苓霜(碾碎的白茯苓末)的服法,即用牛奶或滾開水將茯苓霜沖化、調勻,每天早晨起床后吃上一盅(凈含量約20克),其美容滋補的效力最好。《本草品匯精要》上記載,“白茯苓為末,合蜜和,敷面上療面瘡及產婦黑皰如雀卵。”可見茯苓既能去黑、白面,又能牢牙、烏發,是女性美容養顏的佳品。 本文“”來源:http://www.hangqichache.cn/shishang/ytsp/14975.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址。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