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09-20 12:11?來源:溫州視線
2012年秋分時間
2012年秋分時間:2012年秋分是哪一天?2012年秋分的時間9月22日22:49,陰歷秋分日期是八月(小) 初七,星期六。
2012年秋分時間為116年最早
據廣州五羊天象館預告:2012年秋分出現在9月22日22時49分,秋分來臨之早,為116年來之冠。據悉,上次秋分最早時刻,發生在1896年9月22日21時03分。
新歷法計算2012年秋分時間
太陽到達黃經180度為秋分。今年秋分出現的日期可能會有兩個不同的版本。我國清朝最后一本萬年歷——宣統《萬年歷》認為:2012年秋分發生在9月23日。經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計算,2012年秋分日期應該出現在9月22日。
同樣是秋分節氣,為何會出現相差一天呢?廣州五羊天象館專家認為:100多年前,我國天文歷法的計算方法不是最佳的,因而會出現誤差;其二,當今我國法定時間采用東經120度的北京時間,而宣統《萬年歷》采用的時間是北京的地方平時(東經116度23分)。由于兩者的經度不一樣,因而時間相差有14分鐘之多。也就是說,北京時間比北京地方平時提早14分鐘進入新的一天。因而,宣統《萬年歷》不僅今年秋分節氣推遲了一天,而且在2006年至2015年這10年中,共有7個節氣比南京紫金山天文臺計算的都推遲了一天。
秋分節氣
秋分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時間一般為每年的9月22或23日。南方的氣候由秋分節氣起才始入秋。
秋分節氣是太陽到達黃經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這一天24小時晝夜均分,各12小時;全球無極晝極夜現象。秋分之后,北半球白天時間縮短,而夜間時間逐漸變長了,南半球則相反。
我國古籍《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中說:“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秋分之“分”為“半”之意。
“秋分”的意思有二:一是太陽在這一天到達黃經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這一天的24小時晝夜均分,各12小時;全球無極晝極夜現象。二是按我國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為四季開始的季節劃分法,秋分日居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
秋分節氣的氣候特點
秋分節氣以后,不再有雷陣雨。我國古代將秋分分為三候:“一候雷始收聲;二候蟄蟲坯戶;三候水始涸”。古人認為雷是因為陽氣盛而發聲,秋分后陰氣開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
按農歷來講,“立秋”是秋季的開始,到“霜降”為秋季終止,而“秋分”正好是從立秋到霜降90天的一半。秋分時節,我國長江流域及其以北的廣大地區,均先后進入了秋季,日平均氣溫都降到了22℃以下。北方冷氣團開始具有一定的勢力,大部分地區雨季剛剛結束,涼風習習,碧空萬里,風和日麗,秋高氣爽,丹桂飄香,蟹肥菊黃,秋分是美好宜人的時節。
秋分農諺說:“一場秋雨一場寒”,“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八月雁門開,雁兒腳下帶霜來”,東北地區降溫早的年分,秋分見霜已不足為奇。
秋分開始南方地區候溫普遍降至22℃以下,進入了涼爽的秋季。“一場秋雨一場寒”。一股股南下的冷空氣,與逐漸衰減的暖濕空氣相遇,產生一次次降雨,氣溫也一次次下降。在西北高原北部,日最低氣溫降到0℃以下,已經可見到漫天絮飛舞、大地素裹銀裝的壯麗雪景。
從秋分這一天起,氣候主要呈現三大特點:陽光直射的位置繼續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晝短夜長的現象將越來越明顯,白天逐漸變短,黑夜變長(直至冬至日達到黑夜最長,白天最短);晝夜溫差逐漸加大,幅度將高于10℃以上;氣溫逐日下降,一天比一天冷,逐漸步入深秋季節。南半球的情況則正好相反。
本文“”來源:http://www.hangqichache.cn/weather/qixiang/45984.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址。
編輯: yuj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