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12-27 13:17?來源:人民網
二氧化碳排放量全世界必須行動:美國肯塔基州一家冒煙的燃煤電廠。(圖片來源:雷克斯圖片社)
2013年底,英國《衛報》發表文章,盤點2013年氣候變化造成的重大事件,呼吁人們,全球氣候變暖,減排二氧化碳必須行動起來,有效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應對氣候變暖,必須要全世界共同努力。
全球正在變暖,我們必須采取行動
造成全球氣候變暖的主要原因是二氧化碳排放,2013年5月10日,二氧化碳在大氣中的濃度首次超過400ppm(ppm:百萬分之一)。上一次溫室氣體達到如此高的濃度還是在幾百萬年前,那時北極還不是冰雪世界,撒哈拉大沙漠還是草原,海平面則比現在高40米。
這個歷史性的濃度提醒人們,導致全球變暖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有增無減。人們也更加肯定,化石燃料的燃燒和森林遭砍伐正在打破幫助人類文明蓬勃發展的穩定的氣候。
2013年9月,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公布了一份關于氣候變化的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報告。報告明確了全球變暖是人類活動的結果。報告的作者表示,如果沒有“實質性的和持續的”減排措施,各國政府設定的溫度升幅控制在2度之內的目標將無法達成,從而導致熱浪、干旱以及更多極端天氣的發生。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呼吁世界各國領導人就削減二氧化碳排放量達成一個新的全球協議。“全球正在變暖,我們必須采取行動。”他說。
全球氣候變暖海洋酸度增加面臨物種大滅絕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的報告由數百名全球氣候專家編寫,是IPCC時隔五年來的第一份氣候變化報告。報告還指出,到2100年,海平面預計將上升26至82厘米,海洋酸度也將增加。一份10月份的報告顯示,海洋正以300萬年來最快的速度酸化,物種的大滅絕幾乎不可避免。
過去15年來,全球溫度上升速度有所減緩。但氣候變化委員會聯合主席托馬斯·斯托克(Thomas Stocker)否認氣候變化出現了“停止”,他表示氣候變化趨勢的計算周期不應該小于30年。
IPCC報告中最具爭議的部分包括多少二氧化碳可以回流到大氣中而不會觸發氣候變化,以及超過一半的“碳預算”已經用完的結論。
由于人們必須將化石燃料儲備的2/3留在地下,才能保證全球溫度升幅不高于2℃,今年4月,氣候經濟學家斯特恩和其一些專家曾對“碳泡沫”風險的存在發出警告。斯特恩表示:“金融危機已經表明,風險被忽視時,會發生什么。而這一風險的危險性之高,使得不論投資者還是決策者都無法將之化解。”
5月,一項對1991至2011年間發表的數千篇科研論文進行的研究顯示,97%以上的文章贊同人為因素是造成全球變暖的主要原因。氣候專家對于全球變暖的原因達成了進一步的共識。
中美就減排二氧化碳達成共識
科學上對全球變暖原因的共識并沒有帶來政治上的共識。11月,《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19次締約國大會在波蘭舉行。然而大會結果僅是各國“回家做自己的功課”,并未就在2015年達成全球協定取得實質性的進展。氣候變化談判的問題關鍵是:哪些國家應該減少排放?減少的排放量又是多少?
中國和美國這兩個二氧化碳排放大國均有好消息。7月份,兩國同意加大在氣候變化方面的合作,這被視為達成最終全球氣候協議的積極舉動。兩國的合作范圍將涵蓋清潔車輛、碳捕獲技術、能源效率和智能電網等領域。
在英國,聯合政府內部就環境政策問題也展開了博弈。報道顯示,英國首相卡梅倫(David Cameron)欲消除所有的“綠色垃圾”,即能源法案中規定的環境稅。相比之下,副首相尼克·克萊格(Nick Clegg)則表示:“我們將竭盡所能加強低碳部門在新經濟中的作用。”
減排不僅關系全球氣候變暖,減少燃煤應對霧霾
允許碳排放交易配額進行交易被許多人視為是削減排放量的最經濟方式。但世界上最大的碳交易市場-歐盟碳交易體系在2013年的表現并不盡如人意,也沒有解決碳指標過剩所導致的價格下跌的問題。
2013年,中國的北京、上海和深圳也紛紛啟動了碳排放交易試點工作,這可能有助解決空氣污染,中國大范圍的霧霾天氣和燃煤脫不了關系。
氣候變暖關系全人類的命運,減排二氧化碳政府之間在努力,全人類都有責任,減排二氧化碳從你我做起。
本文“”來源:http://www.hangqichache.cn/weather/qixiang/51838.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址。編輯: 王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