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04 20:57?來源:溫州視線
2021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接近創紀錄水平
根據周四發布的一項評估,主要由燃燒化石燃料引起的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將在2021年反彈至疫情爆發前的水平,而中國碳排放將增加至總量的近三分之一。
根據全球碳項目財團的年度報告,今年的二氧化碳污染將略低于 2019 年創下的記錄,該報告是在 COP26 氣候峰會上發布的近 200 個國家面臨災難性變暖的威脅。
由于大流行導致的經濟放緩,今年天然氣和高污染煤炭的排放量將增加超過 2020 年的下降量。
根據《巴黎協定》,將全球氣溫升幅控制在工業化前水平以上 1.5 攝氏度將限制死亡率和破壞,但需要到 2030 年將碳排放量減少近一半,到 2050 年達到凈零,聯合國氣候科學權威已發出警告。
“這份報告是對現實的檢驗,”共同作者、英國東英吉利大學氣候變化科學教授 Corrine Le Querre 告訴法新社。
“當我們在格拉斯哥談論應對氣候變化時,它展示了現實世界中正在發生的事情。”
- 等待高峰 -
在為期 13 天的 COP26 會議上,這份新報告將成為壞消息,在那里,美國指責中國和俄羅斯未能加強其氣候行動的雄心。
在中國經濟率先走出經濟低谷后,中國今年將占全球排放量的 31%。
發表在《地球系統科學數據》雜志上的這項研究稱,石油造成的碳污染仍??遠低于 2019 年的水平,但隨著運輸和航空業從大流行中斷中恢復過來,碳污染可能會激增。
綜上所述,這些發現意味著未來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可能會超過 2019 年創下的 400 億噸記錄,有人預測——許多人希望——這將是一個峰值。
Le Quere 說:“隨著交通運輸業的持續復蘇,我們不能排除 2022 年排放量整體增長的可能性。” “在接下來的幾年里,我們肯定會經歷起起落落。”
最新數據與國際能源署 (IEA) 最近的預測一致,即能源排放量將在 2023 年創下歷史新高,“看不到明顯的峰值”。
“也許我們會在 2023 年或 2024 年開始討論排放峰值?”奧斯陸國際氣候研究中心研究主任、該報告的合著者格倫彼得斯說。
- 中國激增 -
從國家層面來看,該報告發現,世界四大碳污染國(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 60%)又回到了疫情爆發前的模式。
在中國——已承諾到 2030 年達到排放峰值,并在 2060 年達到凈零排放——在政府激勵措施的推動下,今年的經濟增長將使今年的排放量比 2019 年增長 5.5%,而 2019 年是去年未受 Covid 影響的一年。
“中國的反彈勢頭強勁,”彼得斯說。“看起來中國再次處于強勁增長的階段。”
印度是世界上的另一個新興大國,其碳污染增加的百分比也類似,今年將占總量的 7%。
2021 年美國和歐盟的排放量將分別下降 3.7% 和 4.2%,它們在全球排放量中的份額將保持在 14% 和 7%。
報告明確指出,可以決定世界最終能以多快的速度降低排放量的不確定因素是煤炭。
“現在主要是關于煤炭,”勒奎爾說。“這就是最大的不確定性所在。”
她說,用于大流行后復蘇的數萬億美元中幾乎沒有專門用于綠色發展,這一趨勢仍在繼續。
- '有可能的' -
“現在的經濟激勵措施是推動消費,這確實在推動工業、生產和煤炭。”
在世界范圍內,脫碳——主要是從化石燃料轉向可再生能源——繼續被能源需求所超越,增加了排放。
但該報告并沒有失去積極的信號。
在過去十年中,占全球排放量四分之一的 23 個國家——包括美國、日本、德國、法國和英國——同時出現了強勁的增長和排放量的顯著下降,表明兩者可以脫鉤。
對于其中 15 個國家來說,即使包括進口商品生產的碳排放量也是如此。
“這表明這些國家知道如何去做,他們證明這是可能的。”
但她補充說,這一發現清楚地表明了《巴黎協定》目標的艱巨性。
“如果你想在 2050 年之前實現凈零排放,你需要平均每年減少 14 億噸的排放量,”她說。
“2020 年,在大流行期間,我們減少了 16 億噸——這向您展示了所需行動的規模。”
本文“”來源:http://www.hangqichache.cn/weather/qixiang/78976.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址。編輯: yuj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