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8 12:06?來源:溫州臺風網
臺風和龍卷風的區別
臺風和龍卷風的區別有哪些呢?臺風生成于廣闊洋面,而龍卷風大多生成陸地,也有海上水龍卷風。臺風對人類是有益的,而龍卷風是只有害處沒有益處。臺風和龍卷風哪個厲害,下面就稍微談談粗淺的見解吧。
臺風和龍卷風的區別
龍卷風和臺風的形成的條件不一樣,臺風是發生在熱帶或者是副熱帶洋面上的一種熱帶氣旋。
臺風的生命周期一般數天時間,甚至數周也有,當然也有少數短命臺風。
龍卷風的持續時間比臺風要少幾十倍,它的持續時間一般僅僅只有幾分鐘,最長是幾個小時。歷史上有記載以來的最強的龍卷風是1925年3月18日襲卷過美國三個州的龍卷風,這一次的龍卷風足足在美國大陸上肆虐了長達三個小時,對美國的財產和民眾的生命安全造成了無法挽回的損失。
雖然人們提到臺風的時候都會認為臺風僅僅給人們帶來災難,但臺風確實是地球環境存在的關鍵,除了帶來輕微的危害,臺風的益處就更大,沒有臺風就沒有現在的地球環境。
臺風和龍卷風的區別
最明顯的,臺風給沿海的國家和城市帶來了豐沛的降水,同時,臺風就像是一個超級加強版的降溫劑,臺風經過驅散了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的熱量,對阻止地表的沙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臺風帶來的巨大能量,能夠給人類帶來災難,但是,不可否認的是,臺風的這一股巨大的能量使地球保持著熱平衡,地球氣候因此保持一定的平衡,人類因此得以平穩生活。所以,臺風是地球氣候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具體的臺風帶來的好處,在《臺風的好處和壞處 臺風的好處更重要》里有更多解釋。
臺風和龍卷風的區別
但是,龍卷風就只有危害,原因就是,大多危害性極大的龍卷風在陸地生成,在城鎮肆虐,移動范圍不大,但是破壞力特別大。
網友給出臺風和龍卷風的區別
一、兩者定義與類型不同
1、龍卷風:大氣中最強烈的渦旋的現象,常發生于夏季的雷雨天氣,以下午至傍晚最為多見,影響范圍小,破壞力極大。常見類型有陸龍卷、水龍卷(龍卷風在水面上就是龍吸水、在陸地上就是普通的龍卷風)、多渦旋龍卷(包含兩個或兩個以上渦旋個數的龍卷風)等。
2、臺風:熱帶氣旋中心持續風速達到12級(每秒32.7米或以上,又或者每小時118千米或以上)稱為颶風(在歐洲、北美一帶稱颶風)或臺風(西北太平洋地區稱臺風,按照其強度,分為熱帶低壓、熱帶風暴、強熱帶風暴、臺風、強臺風和超強臺風六個等級)。
二、臺風和龍卷風形成條件不同
1、龍卷風:
①大氣的不穩定性產生強烈的上升氣流,并進一步加強。
②上升氣流在對流層的中部開始旋轉,形成中尺度氣旋。
③中尺度氣旋向地面發展和向上伸展,本身變細并增強。初生的龍卷在氣旋內部形成,形成龍卷核心。
④龍卷核心中的旋轉的強度使龍卷伸展到地面。當發展的渦旋到達地面高度時,地面氣壓急劇下降,地面風速急劇上升,形成龍卷風。
2、臺風:
①廣闊的高溫、高濕的大氣。熱帶洋面上低層大氣的溫度和濕度主要決定于海面水溫,臺風只能形成于海溫高于26 ℃~27 ℃的暖洋面上。
②低層大氣向中心輻合、高層向外擴散的初始擾動。高層輻散超過低層輻合,維持足夠的上升氣流,低層擾動不斷加強。
③垂直方向風速不能相差太大,上下層空氣相對運動很小,使初始擾動中水汽凝結所釋放的潛熱能集中保存在臺風眼區的空氣柱中,形成并加強臺風暖中心結構。
④足夠大的地轉偏向力作用,利于氣旋性渦旋的生成。地轉偏向力在赤道附近接近于零,向南北兩極增大,臺風基本發生在大約離赤道5個緯度以上的洋面上。
臺風是發生在熱帶大洋上的一種強氣旋性渦旋,總伴有狂風暴雨。在熱帶洋面上生成發展的低氣壓系統稱為熱帶氣旋,根據中心附近的最大風力分級,12級以上通稱臺風。強烈的熱帶氣旋伴有狂風暴雨、掀起巨浪、引發風暴潮。
龍卷風是大氣中最強烈的渦旋的現象,常發生于夏季的雷雨天氣時,尤以下午至傍晚最為多見,影響范圍雖小,但破壞力極大。龍卷風中心附近風速最大可達300m/s,比臺風近中心最大風速大好幾倍。
臺風與龍卷風兩者PK數據如下:
1. 臺風從生成到登陸,臺風路徑可以預報,現在氣象科技水平的提升,臺風預報更加準確詳細。而龍卷風難以預報。
從熱帶風暴的形成到加強成為臺風,是需要一段時間的。在這段時間里,完全可以預測臺風的路徑、強度、登陸地點、影響范圍等等,在第一時間發出警報,把損失降低到最小。
龍卷風就像一個非常厲害的殺手,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來無影,去無蹤,龍卷風通常是在頃刻之間形成,持續肆虐一段不算長的時間,又在頃刻之間消失,幾乎無法預測,更來不及警報。
2. 破壞力強:臺風勝出
臺風勝在影響范圍廣,持續時間長,一路上打打殺殺,尸橫遍野。
龍卷風雖然夠猛夠狠,但是輸在短命,它太沖動,把能量一下子全都釋放出來,逞一時之強。
3. 神秘莫測:龍卷風勝出
這是毫無疑問的,有誰沒見過臺風?有誰見過龍卷風?我是說親眼,當然,美國有追風者是看過龍卷風的威猛樣子的,不然,我們文章中龍卷風的照片哪里來的呢?
本文“”來源:http://www.hangqichache.cn/weather/taifeng/75744.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址。編輯: yuj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