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03-09 13:27?來源:京華時報
■應對
長江水進京取代五環內自備井
2014年起,北京將利用三到五年的時間,用長江水替換下城區的自備井。
市水務局水資源處處長戴育華強調,目前北京的地下水沉降速度相比10年前已經減緩,尤其是東部地區的地面沉降。
為減少地下水開采,防止地面沉降和漏斗區形成,目前北京明確兩個治理方向,一是停止對開采過度的地下水區域的繼續開采,禁新建自備井,市里統一政策每年取締一批自備井。胡波說,“不開采就是給地下水提供了涵養的時間”。
另一方向是從地下水的水源保護方面來考慮,針對城區的地下水水源地,北京劃定地下水保護區,避免污染地下水。
目前北京城區和郊區有一萬多口自備井。通俗地講,自備井就是一些單位、機關、院校、小區等開鑿的、供自身生產生活用水的水源井。如今,自備井存在水質惡化、出水量降低等問題。
胡波介紹,按照北京市總體規劃,從2014年長江水進京開始,北京將利用三到五年時間,用長江水替換下城區大概800多個自備井,屆時自備井將在五環內徹底消失。一旦這些自備井關閉,市民將會感覺到水質的提高。“但每年替換下多少,要看長江水的來水量”。
剩下的未列入關閉計劃的近萬口自備井,主要分散在郊區,用途包括工業、農業等,也有些是生活用的。胡波解釋,因城市供水管網鋪設不到,這些自備井還擔負著供水任務,所以不能停掉。“但從目前的監測來看,遠郊區自備井因污染少等原因,水質非常好,很穩定,也沒必要替換下來。”
針對通州這些新城的自備井,胡波說,目前這些新城都在啟動供水管網鋪設工程,屆時將會陸續有一批自備井被停掉,用上管網里的自來水。
長江水進京后有望平衡補采
人工回灌主要是選擇天然地勢低凹區域,來進行雨水的集中收集,然后再集中回灌到地下,屆時北京有望實現補采平衡。
開采地下水的同時,北京也在實施補給,主要補給方式是降雨。戴育華說,因為缺水,又遭遇多年連續干旱,地下水的補給遠低于開采量。北京出現了補采嚴重失衡的局面。
戴育華說,2014年,南水北調大約有10億立方米進京,這樣就能替換一部分地下水開采量。如果水源充沛還可以研究人工回灌的策略,增加地下水涵養。
人工回灌的方式主要是選擇天然地勢低凹區域,進行集中收集雨水,然后集中回灌地下,此外本市還在研究一些其他廢棄用水回灌地下。屆時北京有望實現補采平衡,也就是地下水的開采量和回灌補給的水量得到平衡。
水務局另一位人士表示,目前考慮在京西地區利用天然的大坑,儲備雨水實施人工回灌。戴育華表示,人工回灌的前提是長江水足夠充沛,進入北京的水量穩定有保證。這種情況下,雨水并沒有其他用途。但如南水北調的來水量并不足夠,還是要優先滿足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需求。
據悉,上世紀90年代,北京曾搞過人工回灌,但因遭遇干旱被迫終止。 本文“”來源:http://www.hangqichache.cn/weather/zixun/42267.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址。
編輯: yuj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