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05-23 17:29?來源:中國氣象視頻網
上海天氣資料,記錄上海暴雨災害情況,90年代上海市區暴雨次數多、降雨強度大,暴雨、高潮幾乎年年遭遇,暴雨后積水路段、進水居民戶數多,但退水比較快。
上世紀90年代上海每年6-9月的平均雨量為794.1mm,比常年同期568.7mm多近4成。上海市區出現1次特大暴雨、12次大暴雨、21次暴雨,52次局部暴雨。平均每年暴雨后出現積水路段約378條段,居民家中進水約64382戶,積水深度一般在20cm左右,相對于1990年前的積水要淺,一般一次暴雨過后半天時間內積水都可以排除,退水最遲的地方在一天內可以排除,相對來說退水也比1990年前要快。
上海暴雨最多的年份是1993年
上世紀90年代上海市區暴雨最多的年份是1993年,出現了3次大暴雨、4次暴雨、13次局部暴雨,這一年汛期(5月1日至10月20日)的降雨量(1063.0mm)也打破了解放后44年的記錄;其次是1999年,出現2次大暴雨、17次局部暴雨,這一年汛期的降雨量(1410.6mm)則創造了歷史同期最高記錄。降雨強度最大的暴雨出現在1991年8月7日,11個區平均1小時雨量達101mm,其中盧灣區1小時雨量達138mm,超過市政排水頻率分析成果百年一遇小時降雨強度,創造了市區最大1小時降雨量的新記錄,這也是災情最大,覆蓋整個市區的一次特大暴雨。來得最早的暴雨是1993年3月25日局部暴雨,這是上海龍華氣象史上有記錄最早的暴雨。來得最晚的全市性的暴雨是在1994年10月10日,在10月份出現這樣的暴雨在歷史上是罕見的。
上海暴雨損失最大的年份是1991年
上世紀90年代上海市區暴雨損失最大的年份是1991年,當年共出現三場損失嚴重的暴雨(其中暴雨一次,大暴雨一次,特大暴雨一次),市區累計有900多條段(次)馬路不同程度積水,深度一般在30-50cm,最深達1m左右;累計有34萬多戶(次)居民家中進水;僅中國人民保險公司上海分公司就賠償投保戶近2億元。90年代最為著名的2場暴雨也都出現在1991年,常簡稱為“8•7”暴雨和“9•5”暴雨。發生在1991年8月7日的“8•7”特大暴雨屬于雷暴雨型暴雨,暴雨中心在市區,市區12個區日雨量均在100mm以上,平均達150.8mm,以寶山區寶山站為最大,達231.9mm,已達特大暴雨程度。這場大暴雨100多mm的雨量,極大部分在一個多小時內落下(北京時間19∶30-20∶45)。11個區防汛自動測報站平均小時雨量達101mm,其中盧灣區最大,1小時雨量達138mm,最小為南市也達74mm。
上海暴雨過后市區到處積水,靜安區幾乎沒有一條馬路不積水。全市共有676個路段積水,一般水深30-40cm,最深處中山北路滬太路達1.2m;市區8條電車線路和6條汽車線路受影響,16條線路嚴重受阻;較嚴重住宅進水有20多萬戶。市區因水中帶電共觸電死亡8人。大批工廠、倉庫、商店、學校遭淹,向市保險公司報損企業達4600戶,家庭3.8萬戶,賠償約1.635億元。市區到8日晚大部分積水退去(雨停后6-18小時)。這場暴雨有這幾個特點:一是降雨強度大,雨量大,十分罕見;二是降雨范圍廣,遭災范圍大,近20多年來所未有;三是大暴雨后與天文高潮遭遇,市區部分內河出現危急高水位,創造歷史新記錄;四是大范圍大暴雨中伴有龍卷風(郊縣因龍卷風死亡8人)同時侵襲,十分少見;五是災害之重,損失之大在解放以來歷次市區暴雨災害中屈指可數。
上海暴雨影響最大的局部暴雨
上世紀90年代對上海市區影響最大的局部暴雨當數2000年8月16日至19日因受低壓槽靜止鋒影響連續4天午后出現的局部強雷暴雨,暴雨造成市區1.9萬戶次居民家中進水,260條段次馬路積水。此外,部分舊房屋漏現象較為嚴重,先后有2300多戶居民報修,給市民的正常生活帶來了一些困難。據初步估算,全市在這4場暴雨中的損失約為7000萬元。這次連續局部強雷暴雨有這幾個特點:一是突發性強、強雷陣雨云團從初生到強盛都不到半個小時,4場雨一般持續時間不到2小時,部分地區只下了一個多小時;二是局地性強,特強的雷陣雨都集中在1-2個城市范圍,且分布范圍不均,上海市區多于市郊,特別是市中心的黃浦區連續2天遭受暴雨侵襲,南京路步行街2次被淹,影響很大;三是雨勢強,由于流場氣流弱,雷雨云團移速慢,云團生成后往往滯留在一個地區,造成集中降雨,1小時最大雨強都在50-80mm,個別地區甚至達到100mm以上,超過了市區現有排水能力。象這樣連續4天的特強雷雨天氣在上海氣象史上并不多見。
上世紀九十年代上海市的梅雨天氣
90年代上海市的梅雨量2次刷新歷史記錄,暴雨、高潮、洪水相遇,黃浦江、蘇州河上游地區水位大面積大幅度突破歷史記錄。
90年代上海的年平均梅雨量為320.7mm,比常年梅雨量187.6mm多七成;梅雨量最多的是1999年815.4mm,其次是1996年571.2mm,分別高居徐家匯-龍華站有記錄126年來梅雨量的第一位和第二位。90年代上海的年平均梅雨期是26.1天,常年梅雨期是20天;梅雨期最長的是1996年達44天,其次是1991年和1999年都是43天。
上海地區梅雨期間一般不會造成重大澇災,但梅雨多的年份或出現暴雨時,也會造成較重澇災,90年代不幸多次出現造成重大澇災的大梅雨。據資料,上海解放以來50年代和90年代是多梅雨年代,最大梅雨量7年都集中在50年代和90年代,其中最大4年都出現在90年代。
現將1991年、1995年、1996年和1999年大梅雨概況簡述如下(太湖平均水位是鎮江吳淞高程,其它為上海吳淞高程)。
1991年大梅雨期江淮和太湖流域出現大范圍降雨,太湖平均水位最高達4.79m,打破1954年出現的4.65m的原歷史記錄,造成了江淮和太湖流域嚴重澇災,損失嚴重。上海市6月3日入梅,7月16日出梅,梅雨期內太湖洪水與暴雨、高潮多次遭遇,黃浦江上游地區三和、金澤、商塌、洙涇水文站水位突破歷史記錄,上海郊區澇災較重;但對市區來講,梅雨期積水損失并不嚴重(梅雨期未出現大范圍暴雨、大暴雨)。
1995年6月20日入梅,7月8日出梅,梅雨期市區積水較重,梅雨期內出現3次暴雨、2次大暴雨,均使市區不同程度出現了積水。據統計,1995年全市梅雨期累計有850條段馬路積水,累計有8.5萬戶居民家中進水,積水最深達70-80cm,因水中帶電而觸電死亡2人。
1996年6月3日入梅,7月16日出梅,梅雨期主要有4次暴雨過程,均造成市區一定程序積水,同時給郊區帶來一定影響,尤以7月5日、6日時連續2天暴雨時最為嚴重。據統計,梅雨期市區累計有230多條段馬路積水,有3.4萬多戶居民住宅進水;郊區累計有63?7萬畝農田遭淹受損,累計直接損失約7200多萬元。
1999年6月7日入梅,7月20日出梅,長達43天,梅雨量高達815.4mm,成為百年不遇的大梅雨,它有這幾個特點:一是入梅時間早,梅雨期長;二是梅雨期總雨量大;三是梅雨期暴雨多,龍華-徐家匯站共出現8次暴雨,其中2次大暴雨,居該站梅雨期暴雨次數第一位,也突破了該站年最多暴雨8次的記錄,梅雨期有2次大暴雨也不多見(1941年以來,該站出現過2次,最近一次出現在1995年梅雨期);四是全市梅雨比較均勻,市區略多于郊區。
1999年梅雨期太湖流域發生二十世紀有記錄以來的最大一次洪水,重現期超過百年一遇,最大30天梅雨量居有記錄以來第一位,太湖平均水位最高達5.08m,打破1991年的歷史記錄。由于降雨時段集中,導致太湖、浙西、杭嘉湖、蘇州南部和上海市西部地區均出現了有記錄以來最高水位,其中7月7日太湖平均水位高達5.08m,比1991年時最高平均水位高29cm,超1991年7月15日最高水位4.79m的時間長達20天,超1954年最高水位4.65m達24天。
由于黃浦江上游杭嘉湖、蘇州地區洪水下泄,加上第4次大潮汛頂托和上海本地連續下雨影響,上海市西部黃浦江上游米市渡站以上14個水文站最高潮位,均連續突破原歷史記錄,超歷史記錄幅度為1-43cm,超歷史記錄水位時間最長為金澤站長達20天,其余站一般為7-8天。米市渡站實測最高水位4.12m,為1916年設站記錄以來第2位高水位。1999年上海地區梅雨期水情有這幾個特點:一是黃浦江上游各支流水位均創歷史新記錄;二是上海市西部地區幾個大控制內河水位創歷史新記錄;三是市區蘇州河北新涇附近出現持續高水位,高水位持續時間之長,實屬罕見;四是市區楊樹浦港、虹口港、彭越浦、北新涇港等內河出現了較高水位,部分內河兩岸堤防出現漫溢,部分內河已達到危險水位,為防止內河堤防潰決,被迫關閉排入內河部分雨水泵站;五是梅雨期間,暴雨、高潮、洪水相遇,長江口、黃浦江下游實測潮位,均比天文潮高30-70cm,且高、低潮位均抬高,造成市區內河及黃浦江中、上游排水不通暢,延長了高水位歷時,加重了內河洪、澇災情。
2001年8月上海暴雨
2001年8月5至9日,上海出現連續5天暴雨和特大暴雨天氣,暴雨中心主要在市中心城區,總降雨量大,雨量集中,強度大,徐家匯氣象站累計雨量達480毫米,是上海自1873年(清同治十二年)以來,8月份連續5天的雨量之最。暴雨期間,恰遇天文高潮,內河水位普遍較高,給排水帶來一定影響。市各職能部門按預案努力做好排水、量水、放水、抽水、堵水工作。市城市排水運營公司5天共排出雨水7000萬立方米,使損失減小到最低程度。
從8月5日開始,受熱帶云團和靜止鋒強降雨云團地接連襲擊,上海連續5天出現暴雨和特大暴雨,市區11個區的降雨量達126-480毫米,市郊9個區縣的降雨量達101-195毫米。其中雨量最大的徐家匯地區,5天累積降雨量達到480毫米,是上海市自1873年有氣象記載以來的最高紀錄,實為百年一遇。而上海最近十多年的平均年降雨量,也就在1180毫米左右,因此,相當于全年1/3降雨量的特大暴雨,在不到一周的時間內密集強勁地傾盆而降,使上海數萬戶市民家庭房屋進水,市區一些路段也一度出現積水。
這場大暴雨使上海市的200多條馬路積水深至30至60厘米,3萬余戶住家進水。8月6日上午8時左右雨停后,排水十分緩慢,淮海路、衡山路、華山路、建國路等十余條道路積水盈尺,行駛在“水道”上的小汽車如同登陸艦,車頭激起兩三尺高的水花直拍打到公交大巴士的玻璃窗。
本文“”來源:http://www.hangqichache.cn/weather/zixun/43566.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址。編輯: yuj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