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12-31 09:16?來源:揚子晚報
南京天氣富二代高壓上榜“年度天氣熱詞” 3月9日到10日,南京一天降溫20多℃。
2013年即將過去,這一年的天氣留給我們太多深刻記憶,除了霧霾天氣這個年度熱詞,2013年還有南京天氣富二代高壓上榜“年度天氣熱詞”。好在大家擁有足夠堅強的心臟,能享受自然,也能苦中作樂。這一年,很多和天氣有關的熱詞也應運而生,現在揚子晚報就為您評出2013年南京天氣“年度熱詞”。
熱詞1 春如四季 南京一天降溫24℃
昆明四季如春,南京“春如四季”,這座一年四季隨機播放的城市,在春天體現的尤為明顯。
“也許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天與地的差距,而是昨天剛感受溫暖,今天遭遇寒潮來襲。我站在深深的谷底,回望昨日的輝煌,不禁寒戰四起,天!我是怎么跳下來的。”“過山車式”,“跳水式”降溫已經不足以形容南京春天氣溫的起伏,于是網友們,創造了一個新詞——“跳崖式降溫”。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3月9日到3月10日,受到前期增溫和后期寒潮的影響,江蘇大部分地區24小時降溫都超過了20℃!由于處于暖氣團的控制下,南京3月9日當天的最高氣溫達到了30.3℃。3月9日夜里,北方強冷空氣自北向南影響江蘇,前期氣溫異常偏高的地區均出現了極其強烈的降溫。當晚,冷空氣的前鋒剛剛抵達南京,短短2個小時氣溫就下降了10℃。到第二天,南京24小時變溫高達24.1℃。一夜之間,從夏天又回到冬天。
熱詞2 富二代高壓 超強高溫的禍首
“富二代高壓”正解為“副熱帶高壓”,起源于今夏浙江省廣播電臺主持人的口誤——“受到副二代高壓影響,全省氣溫超過40度”。
而今年夏天,“副熱帶高壓”這一聽上去頗為專業的術語,通過媒體的集中轟炸,在大家的腦海中深深烙下印記。原來天氣那么熱,都是這個“富二代”造的孽。在氣象上,副熱帶高壓是位于副熱帶地區的暖性高壓系統,副高的東部是強烈的下沉運動區,下沉氣流因絕熱壓縮而變暖,所控制地區容易出現晴熱天氣。
今年夏季的副熱帶高壓格外執著,長時間盤踞在長江中下游地區,而不像往年那樣靈活地南北擺動。南方地區在高壓長久控制下,好比頭上頂著個大蒸籠,悶熱感強。江蘇自7月以來,出現1961年以來罕見的大范圍持續性高溫天氣,網友調侃說:“氣溫沒到40℃,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高溫。”
熱詞3 摔燙傷 這真的不是笑話
最早微博傳,“武漢某大學一個同學在操場上摔了一跤,最終被校醫院確定為三級燙傷。”網友們都覺得這個段子還挺好笑的,可專家馬上站出來說,這可不是一個笑話。而此后的一個月當中,江蘇的醫院就陸續接診由于中暑倒地導致皮膚被燙傷的傷者。原來,當空氣的溫度達到35℃,地表溫度達50℃以上,人若與水泥地面接觸3分鐘,有可能受到二度以上的燙傷。
7月31日中午,南京一男子在高溫酷暑下選擇一貨車碰瓷,男子見貨車沒注意后倒地,呻吟著索要賠償。司機報警,而該男子繼續在地上躺了20多分鐘,徹底沒了動靜。原來是因氣溫高地面燙,被曬中暑了。
這位男子也被網友稱為用“繩命”在碰瓷!網友們笑稱:“我和烤肉之間,只差一撮孜然;我和扇貝之間,只差一頭大蒜。”
7月29日下午,江蘇鎮江一輛運送鮮魚的貨車翻車,由于高速路面氣溫太高,大部分的魚兒撿著撿著就“烤熟”了。
熱詞4“雨神”蕭敬騰有他在,汪峰上不了頭條
這個夏天最受歡迎的明星,當屬“雨神”蕭敬騰。那段時間,汪峰是絕對上不了頭條的。從2012年7月21日,蕭敬騰北京演唱會,逢北京百年一遇超強降雨。從此蕭被封“雨神”后,屢次被驗證“雨神”顯靈讓網友驚嘆不已。今年8月,蕭敬騰的經紀公司——喜鵲娛樂的網頁竟然被“黑”了,內容是被強制彈窗:“蕭敬騰,杭州人民需要你”,且不點“確定”就進不去。該事件一出即戳中熱點,“來聽聽,這是多么真切且泣血的呼喚吶”,“瞧這高溫都把小伙伴們逼成啥樣了”,還有網友調侃道:你不生產水,但你才是大自然的搬運工。就連曾飾演孫悟空的六小齡童,也通過微博向“龍王三太子”蕭敬騰求雨。
熱詞5 頂藍 盛夏高溫中的一抹小清新
什么叫“頂藍”,這詞是@天氣預報自創。頂藍,顧名思義,頂級藍天。就是無論你向上看還是環顧四周,天空均為藍色。一般藍天地平線處就是灰的。AQI(空氣質量指數)決不能過30,能見度怎么也要30公里以上,有山看山,有海望海。云量要少,這樣陽光才能肆意播撒甚至略顯刺眼,“今天你那頂藍了嗎?”
這個夏天雖然炎熱難熬,但處于副熱帶高壓控制之下,每天都是讓人心曠神怡“水晶天”。自入伏以來,南京的空氣質量一直為“優秀”或者“良好”。南京的天空,能藍到這種程度,如果不是身臨其境,還真不敢相信。有網友說,“開車在郊外的路上,還真有走青藏線的感覺。”不少網友在網上曬出自己拍下的“藍天白云”。不過秋天一到,“頂藍”出現的頻率越來越低。
熱詞6 紅色霾警 不說了,說多了鬧心
在這一年,包括南京在內,霧霾成為全國最熱關鍵詞。其實早已經無需用數據來佐證,憑肉眼、鼻腔和咽喉,就能深切而直觀地感受到。全國霧霾天數為1961年有監測記錄以來最高。曾幾何時,“霾”還屬生僻字,而在2013年,“霧霾”已成生活中的常見關鍵詞之一。
2013年的1月和12月,是南京全年霧霾最嚴重的兩個月份。截至今年11月,南京共有218個霾天。記者從南京氣象臺了解到,12月霾日不少于20天,也就是說今年240個左右霾天。而去年的數字是226天,2011年為191天。今年12月4日傍晚,南京將空氣污染預警由橙色升級為紅色,這是該市2013年首次啟動空氣污染紅色預警,拉響空氣污染紅色警報,緊急通知全市中小學和幼兒園停課。
新的一年即將到來,霧霾也將陪伴我們跨年,默默許下新年愿望,愿“天下無霾”。不說了,說多了鬧心。
本文“南京天氣2013“年度天氣熱詞””來源:http://www.hangqichache.cn/weather/zixun/51886.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址。編輯: yuj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