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03-05 21:34?來源:綜合天氣網
今天驚蟄節氣:2018年3月5日是驚蟄節氣,“春雷響,萬物長”,到了驚蟄節氣意味著仲春的開始,我國大部地區平均氣溫回升到0℃以上,土壤開始解凍,進入春耕季節。昨晚,溫州已經春雷響了。驚蟄節氣以后氣溫逐漸回升,但是在清明節前,天氣乍暖還寒,還需“春捂”以防倒春寒。
【驚蟄氣候】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節……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驚蟄節氣,雷鳴最引人注意。從氣候平均(1981-2010)統計來看,進入3月后,我國長江以南地區的雷暴日數較2月份明顯有所增多。3月份,長江中下游、江南、華南北部以及云南南部平均有4天以上可以聽到雷聲,湖南南部和江西中部一些地方超過6天。
驚蟄時節正值“九九”,氣溫回升,雨水增多。除東北、西北地區外,我國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已升到0℃以上,華南早已是一派融融春光了。
【驚蟄三候】
我國古人將驚蟄分為三候。一候桃始華:“桃之夭夭,灼灼其華”,滿園桃花朵朵嬌艷,馥郁清香。二候倉庚鳴:春風和煦,黃鸝早早感受到春天的氣息而開始鳴叫。三候鷹化為鳩:古人稱“鳩”為布谷鳥,仲春時因“喙尚柔,不能捕鳥,瞪目忍饑,如癡而化”。到秋天,鳩再化為鷹。
【驚蟄花信】
驚蟄節氣是春姑娘開始站穩腳跟的時候。驚蟄三花信:一候桃花,二候杏花,三候薔薇。這三種花一開,濃郁的春天氣息也就撲面而來了。
【驚蟄茶語】
茶諺云:“萬物長。驚蟄過,茶脫殼。”“茶脫殼”,指的是萬物復蘇后,茶樹上保護和孕育越冬茶芽的鱗片,逐漸張開。茶的保護傘完全脫掉之后,開始煥發生機,蓬勃生長。蟄伏蓄勢了一冬的春茶,迫不及待地吐露著新綠。
【驚蟄養生】
驚蟄時節,氣溫逐步升高,各種病毒和細菌開始進入活躍期,需做好預防流行性疾病的工作。同時,“春困”來擾,日常生活中要保證足夠睡眠,適當午休。飲食應清溫平淡,宜多吃富含植物蛋白、維生素的清淡食物、新鮮蔬菜。戶外活動不宜太過激烈。天氣乍暖還寒,還需適當“春捂”。
【驚蟄習俗】
吃梨:蘇北及山西一帶流傳有“驚蟄吃了梨,一年都精神”的民諺。也有人說“梨”諧音“離”,據說,驚蟄吃梨可讓蟲害遠離莊稼,可保全年的好收成,這一天全家都要吃梨。古代走西口者也取“離”的諧音,多有“離家創業”之意。后來,山西的人們驚蟄日吃梨,亦有“努力榮祖”之念。
祭雷神:驚蟄的節氣神乃雷神。在臺灣,相傳“雷公”是一只大鳥,而且隨時隨地拿著一支鐵錘,就是他用鐵錘打出隆隆的雷聲,喚醒大地萬物,人們才知道春天已經來臨了。
“打小人”:古時驚蟄當日,人們會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驅趕蛇、蟲、蚊、鼠和霉味,久而久之,漸漸演變成不順心者拍打對頭人和驅趕霉運的習慣,亦即“打小人”的前身。
本文“”來源:http://www.hangqichache.cn/weather/zixun/70194.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址。編輯: yuj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