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07-13 11:46?來源:新華社
長江中下游各江段將迎洪峰:據長江水利委員會預測,未來2到3天,洪峰將相繼通過中下游干流各個江段,漢口、九江、大通等主要控制站的洪峰水位均將位居歷史前列。
氣象預報顯示,7月12日、13日,長江流域的降雨略有減弱;14日至16日,受冷空氣影響,降雨將再度加強,烏江、三峽區間、洞庭湖水系西北部、漢江中游、長江中下游干流附近有大到暴雨。
受持續強降雨影響,11日8時至12日8時,長江流域內有13站超歷史最高水位(其中12站位于鄱陽湖湖區及尾閭)、11站超保證水位、88站超警戒水位,主要分布在長江中下游干流、鄂東北水系、洞庭湖、鄱陽湖湖區及水系、雅礱江上游、大渡河上游、下游支流水陽江、巢湖等。
目前,蓮花塘水位平穩波動,漢口以下江段水位繼續上漲。根據長江委水文局實時水情監視及預報分析,預計蓮花塘站洪峰水位最高達到34.35米左右,排歷史最高水位第5位;漢口站14日洪峰水位29米左右,排歷史最高水位第3位;九江站13日洪峰水位23米左右,排歷史最高水位第2位;大通站14日洪峰水位16.3米左右,排歷史最高水位第3位。
記者從長江水利委員會了解到,受持續強降雨影響,11日8時至12日8時,長江流域內有13站超歷史最高水位(其中12站位于鄱陽湖湖區及尾閭)、11站超保證水位、88站超警戒水位。防汛抗洪形勢嚴峻,12日國家防總決定將防汛Ⅲ級應急響應提升至Ⅱ級。
7月12日零時,鄱陽湖標志性水文站星子站的水位井內,湖水漫過一道紅色標記——“1998年洪水位22.52M”,我國最大淡水湖水位突破有水文紀錄以來的歷史極值,防汛應急響應不斷升級。
據湖北省防汛抗旱指揮部12日通報,湖北已有多條河流超警戒水位;五大湖泊中,斧頭湖、長湖超保證水位。11日7時至12日7時,湖北累計降雨量50毫米至100毫米的有16個縣,累計降雨量100毫米以上的有2個縣;全省面平均降雨量為33.13毫米,最大降雨點為恩施鶴峰縣大坪站113.5毫米。截至12日7時,湖北共有漢北河、大富水、環水、府澴河、灄水、倒水等6條河流超警戒水位,最大超警戒幅度為2.39米;富水陽新站水位23.52米,超保證水位1.02米。湖北五大湖泊中,3個超警戒水位、2個超保證水位。湖北省內有9座大型水庫超汛限。
據長江水利委員會水文中游局岳陽分局局長陳建湘介紹,位于湖南岳陽的洞庭湖標志性水文站城陵磯站水位升至34.56米,超過保證水位0.01米,超警戒水位2.06米,且仍呈上漲趨勢。這是城陵磯站自1904年建站以來出現的第六高水位,作為洞庭湖及長江流域水情“晴雨表”,城陵磯站超保證水位,意味著整個洞庭湖區防汛形勢進入非常緊急的狀態。
記者從12日舉行的湖南省防汛抗災工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6月28日以來的降雨,已導致湖南省內洞庭湖區、沅水干支流、湘水和資水部分支流42站水位超警,湖區7站超保。湘資沅澧“四水”及長江來水,在洞庭湖碰頭遭遇形成“上壓下堵”不利局面,組合異常復雜。
記者從江蘇省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獲悉,12日15時,南京站潮位已達10.02米,接近1998年長江大洪水的最高潮位;太湖平均水位已漲至4.45米,預計未來將接近保證水位。預計13日至15日太湖流域將面臨新一輪降雨過程,太湖水位將超4.50米,接近保證水位。
安徽省應急管理廳防汛抗旱處負責人向記者介紹,當前安徽省長江干流水位按每天20多厘米的速度持續快速上漲,匯口站水位正逼近1998年最高水位。根據當前的雨情和水情,未來長江干流水位還將有40厘米至60厘米的漲幅。
7月4日以來,長江、太湖流域出現強降雨,長江中下游干流監利及以下江段、洞庭湖、鄱陽湖,江西修水、撫河等212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其中72條河流超保,19條超歷史。太湖維持超警狀態。針對當前的汛情形勢,水利部于12日11時將水旱災害防御Ⅲ級應急響應提升至Ⅱ級。
水利部有關負責人說,應急響應級別提升后,水利部將進一步加密水情監測和滾動預報頻次,每天不定期進行會商研判,加大對長江、太湖流域的防汛指導力度。
本文“”來源:http://www.hangqichache.cn/weather/zixun/73748.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址。編輯: 記者李思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