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2 10:57?來源:溫州視線綜合
2020年7月22日今天大暑節氣,“暑”是炎熱的意思,大暑,指炎熱之極,一年中最熱的時段到了,并不一定是大暑節氣這一天最熱,而是說最熱階段。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大暑,六月中。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
大暑節氣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我國一年中日照最多、氣溫最高的時期。
宋代詩人曾幾寫過這么一首詩:
赤日幾時過,清風無處尋。
經書聊枕籍,瓜李漫浮沉。
蘭若靜復靜,茅茨深又深。
炎蒸乃如許,那更惜分陰。
“大暑”表示炎熱至極,即夏天最熱的時候。
大暑節氣預防中暑
高溫天氣盡量不外出,不進行戶外體育鍛煉或者從事體力勞動。
大暑時節高溫酷熱,人們易動“肝火”,經常會出現莫名的心煩意亂、無精打采、食欲不振等問題,也被稱為“情緒中暑”。
“情緒中暑”對夏日養生和身心健康危害很大,特別是老年體弱者,由于情緒障礙時會造成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和血壓升高,甚至還會引發猝死。提醒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一定要避免生氣、著急等極端情緒,盡量做到“心靜自然涼”。
運動量不宜大
三伏天里有慢性病史的病人,以及中老年人發生心腦血管意外的可能性遠遠大于年輕人,在盛夏高溫中健身,都要避免體力消耗過大的運動項目。
要注意開窗通風防暑氣
大暑炎熱,許多人會打開空調,為了保存冷氣,很多人不喜歡開窗通風。但這樣很容易造成室內空氣污濁,導致人容易犯困、呼吸有壓力甚至感冒。建議每2-3小時通風一次,保持室內空氣清新。
經研究發現,人體感覺最舒適、最健康的氣溫為26℃,室內外溫差盡量不超過7℃,所以在使用空調時,溫度不應設置過低,避免增加體溫調節中樞的負擔,導致免疫功能下降等問題。
大暑節氣期間天氣總是高溫、暴雨、臺風。中國天氣網氣象分析師石妍介紹,常年大暑節氣期間,副熱帶高壓控制南方大部,江南、江漢、西南地區東部、黃淮等地高溫頻繁,長時間高溫少雨,還容易出現伏旱;而北方地區此時卻是多雨的時候,華北、東北等地此時正處于“七下八上”的主汛期,往往強降雨頻繁。
剛剛過去的小暑節氣,長江流域一帶暴雨頻頻,高溫天氣不多,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低3℃到4℃,合肥、長沙、武漢、南京等城市,小暑節氣里高溫沒有達到35℃,今年夏天華南等地卻“熱炸”了,海口、福州等地的高溫日數分別達到14天和13天,幾乎是高溫天天見,比常年同期明顯偏多。
有人說,小暑未到大熱之時,大暑節氣才是真正熱的時候。氣象大數據確實佐證了大暑更熱的說法,中國天氣網統計了1981年至2010年各省會級城市的平均氣溫、高溫日數等,對比來看,大暑節氣總體熱得更突出,尤其是長江流域的一些城市高溫更明顯。
今日大暑,杭州、長沙、南昌今天可能出現35℃以上的高溫天氣,未來還可能出現連續的高溫天氣,長沙的連續高溫日數或達到5天,35℃以上的高溫天氣持續多天。
7月下旬,江南中南部,華南的高溫天氣還將持續,高溫天數能達到4~8天,最高氣溫一般有35~37℃,其中,福建大部、江西中南部、浙江南部、廣東東北部和西南部等地最高氣溫可達37~39℃,局地可超過40℃。如果今年第三號臺風還遲遲不來,高溫天氣持續多久難預報。
本文“”來源:http://www.hangqichache.cn/weather/zixun/73913.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址。編輯: yuj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