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7-17 17:49?來源:溫州視線
德國特大洪水 歐洲多個國家至少150人死亡 逾千人失蹤
德國大洪水:2021年7月15日,歐洲發生一場數十年一遇的洪水,德國洪水席卷村莊,比利荷蘭盧森堡瑞士等多個國家受影響,在歐洲西部已造成至少150人死亡,逾千人失蹤。
今年6月份,北美遭遇世紀熱浪,造成加拿大200多人死亡,7月15日開始的歐洲遭遇破紀錄的暴雨,導致河流決堤,歐洲廣泛地區受到毀滅性影響,引發的特大洪水席卷多個國家,造成1000多人失蹤,歐洲多個國家150人死亡,其中德國遇難人數120人。
德國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呼吁要下決心應對氣候變化,現在亡羊補牢還不算晚,如果再不行動,地球極端天氣會越來越頻繁,災情會越來越嚴重。
在比利時有至少20人死亡,荷蘭、盧森堡和瑞士等地亦受到影響。
造成洪水的因素有很多,但是氣候變化帶來的氣溫暖化,使得各地更容易出現極端的降雨天氣。
自從人類進入工業時代以來,全世界氣溫已經上升了大約1.2攝氏度,而如果世界各國政府不以大幅度減少碳排放,氣溫將會繼續上升。
比利時首相德克羅(Alexander De Croo)宣布,7月20日為全國哀悼日。
“我們仍在等待最終的死亡人數,但是這可能是我們國家經歷過最具災難性的洪水,”他說。
我們遇到一位長者,他想進入一個已經完全毀掉的村莊。他說,他的孫兒女們在那里,但是他聯系不到他們的父母。
各國當局也表示,他們不確定有多少人失蹤。這一地區大部分地方都沒有了通訊,令溝通聯絡幾乎不可能。但是預計今天死亡人數還會增加,而且隨著一個接一個小時過去,這場災難的規模亦逐漸明朗。
整條阿爾河沿岸都是被淹沒的房子、損毀的橋、破壞后的野營地廢墟和旅行車停車站。我們在這里遇到不少正在察看損毀狀況的茫然無措的人們,他們幾乎不能想象要如何清理這里然后重新開始。
德國已出動約1.5萬名警察、士兵和緊急服務人員幫助搜救。
村莊是整條整條地被毀,德國西部阿爾韋勒縣的官員表示,有多達1300人下落不明。
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萊因巴赫鎮的居民格列戈·耶利喬(Gregor Jericho)向BBC表示:“這是非常令人傷心的一幕。街道、橋和一些建筑都毀了。周圍都是垃圾。”
“這些建筑中的有些殘骸散落在路上,人們坐在地上哭。真令人傷心,有人失去了家,他們的車也被水淹了。我的城市看起來就像剛打了一場仗。”
在德國西部的阿爾韋勒縣,有多達1300人下落不明。
在同一座小鎮,安斯加·雷貝因(Ansgar Rehbein)向路透社表示,他看見河水的水面漲得很快,快到他必須立刻從房子里逃走。
“河水一開始泛濫,水也就從山下來了,就是兩分鐘的事情,庭院就被水淹沒了,有及腰那么深,”他告訴路透社說。
“我們必須從窗戶逃出來,爬上山,才能自救。”
在比利時,一些令人震驚的視頻片段顯示,洪水沿著韋爾維耶市的街道將車沖走。為了防止有人搶劫,當地連夜實施宵禁。
比利時僅次于布魯塞爾和安特衛普的第三大城市列日的居民在周四(7月15日)被下令疏散。當地官員稱,那些無法離開的人應該搬到他們所在樓房的上層。
橫穿該城的默茲河在周五早上趨于穩定,但在一些地方仍有小規模的泛濫。
科學家已經遣責過,政客們未能在歐洲北部洪水災難以及美國“熱蓋效應”下的熱浪等極端天氣災難當中保護民眾。
他們多年來一直預測,由于人為造成的氣候變化,夏天的強降雨和熱浪將會變得更加劇烈。
雷丁大學的水文學教授漢娜·克洛克(Hannah Cloke)表示:“歐洲各地因為洪水而造成的死亡和破壞,是一場本可避免的悲劇。”
“本周較早前,天氣預報就發出過警告,然后這些警告卻沒有被足夠重視,防范措施也不足。”
“事實上,北半球其他地方目前也正遭受著破紀錄的熱浪和火災侵襲,這應該作為提醒,在一個越來越暖化的世界里,我們的天氣可以變得有多危險。”
科學家表示,政府必須減少造成極端天氣的二氧化碳排放,還有為更極端的天氣做準備。
在周一遭受嚴重洪水的英國,政府的氣候變化顧問委員會最近向各部長表示,這個國家目前對于極端天氣的應對準備甚至比五年前更差。
該委員會表示,政府目前在減排幅度上只達到此前目標的五分之一。
而就在本周,英國政府向民眾表示,他們不需要減少飛行,因為科技將會解決氣體排放的問題——大多數專家都認為,這種觀念是一種賭博。
荷蘭目前未有死亡報告,但是默茲河沿岸數以千計的村鎮人口被敦促盡快離開家。
瑞士首都伯爾尼的河流決堤,在周五以每秒560立方米的破紀錄水量泛濫。
盧塞恩湖水亦泛濫至城鎮當中,巴塞爾居民已被告知要遠離萊茵河。隨著洪水泛濫,阿爾卑斯山一帶也有山泥傾瀉的危險。
氣候變化如何引發洪水?
全球變暖導致更多水蒸發,進而導致年降雨和降雪量增加。與此同時,大氣變暖意味著空氣中能夠容納更多水分——這也會增加降雨的強度,這些強降雨不會只是溫柔地灌溉植物,而是會導致洪水,就像我們現在在歐洲北部所看到的那樣的特大洪水。
本文“”來源:http://www.hangqichache.cn/weather/zixun/76582.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址。編輯: yuj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