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9-30 22:39?來源 未知
“國慶”是指國家喜慶,我們國家的國慶節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宣告成立的10月1日,每年的10月1日就是我們的國慶節。
國慶節放假安排
1999年起國慶節是中國大陸的“黃金周”假期。國慶節的法定休假時間為3天,國慶節放假安排7天是將前后兩個周末調整為一起休假共計7天,國慶節前后兩個周末休假調到國慶節放假時間10月3日后面,是調休。
國慶節放假安排中國大陸海外機構及企業則為3-7日,國慶節放假安排澳門特別行政區為2日,國慶節放假安排香港特別行政區為1日,也就是10月1日當天一天。
國慶節的由來
1949年10月1日,是新中國成立的紀念日。1949年的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了有數十萬軍民參加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其實,人們頭腦中的這一印象并不準確。因為,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的典禮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而不是開國大典。
實際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也就是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早在當年10月1日之前一個星期就已經宣布過了。當時也不叫“開國大典”,而是稱作“開國盛典”。時間是1949年9月21日。這一天,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主任毛澤東在政協第一屆會議上所致的開幕詞中就已經宣告了新中國的誕生。
那么10月1日的國慶又是怎么回事呢?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許廣平發言說:“馬敘倫委員請假不能來,他托我來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應有國慶日,所以希望本會決定把10月1日定為國慶日。”毛澤東說“我們應作一提議,向政府建議,由政府決定。”1949年10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通過《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的決議》,規定每年10月1日為國慶日,并以這一天作為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日子。
從此,每年的10月1日就成為全國各族人民隆重歡慶的節日了。
國慶節資料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時整,中央人民政府秘書長林伯渠宣布新中國成立大典開始。毛澤東主席操著濃重的湖南口音莊嚴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軍樂隊隨即奏響了莊嚴激越的國歌《義勇軍進行曲》,隨著響徹云霄的國歌聲,禮炮轟鳴,毛澤東莊嚴地按下升旗電鈕,新中國第一面鮮艷的五星紅旗在天安門城樓前的旗桿上冉冉升起。
升國旗鳴放禮炮之后,毛澤東宣讀《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公告》,決定北平改為北京,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面對30萬群眾匯成的歡騰海洋,面對鳳凰涅盤的神州大地,毛澤東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接受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為本政府的施政方針”。
下午4時,秘書長林伯渠宣布閱兵式正式開始。身著嶄新呢料軍服的朱德總司令,走下天安門城樓,乘坐敞篷汽車,在閱兵總指揮聶榮臻的同車陪同下,檢閱陸海空三軍1.64萬名受閱官兵,檢閱后,朱德發布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命令》,他要求全軍指戰員迅速肅清國民黨反動軍隊的殘余,解放一切尚未解放的國土。隨后,盛大的分列式和群眾游行拉開了序幕。
聶榮臻率領海、陸、空三軍受閱部隊自東向西通過天安門廣場,接受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檢閱。首先正步通過天安門廣場的是第一次亮相的由155人組成的人民海軍方隊。這是一支年輕的部隊。在共和國13次大閱兵的歷史上,有12次是陸軍走在最前列,唯開國閱兵是海軍打頭陣。海軍方隊率先走過天安門檢閱臺,擎著“八一”軍旗的李冠英成為開國大典閱兵的第一兵。其后是由8000余名指戰員組成的多兵種步兵部隊,包括沖鋒槍營、輕機槍營、重機槍營、步兵團、通信營、戰防槍營等40個方隊,聲勢浩大地通過天安門。緊跟著步兵方陣的是由美式大卡車牽引的炮兵師和摩托化步兵、裝甲步兵及坦克組成的戰車師。受閱部隊的裝備,大多數是在解放戰爭和抗日戰爭中從敵人手中繳獲的,它們記載著人民軍隊的赫赫戰功。在這一方陣中,還刻意安排了一些由騾馬作牽引的炮車,以示炮兵部隊由騾馬拉炮發展壯大起來的。緊跟后面的是來自察哈爾草原的騎兵師部隊。騎兵師由3個騎兵團組成,后面還有一個挽拽野炮的炮兵營,共有1920匹軍馬,編成6個縱隊,以6馬并行的隊列通過,并按馬的顏色分別組成“紅馬連”、“白馬連”、“黑馬連”。這是天安門廣場第一次通過騎兵。騎兵們跨著戰馬,握鋼槍,舉馬刀,個個雄姿英發。
當戰車師的鋼鐵洪流隆隆開過廣場時,剛剛組建的人民空軍分別以雙機、三機編隊一批批接連飛臨天安門上空,飛翔的戰鷹引發出一浪高過一浪的歡呼聲。
開國大典的受閱飛機到底有多少,這在相當長時間內都是一個謎,當時,我軍空軍部隊共有9架P-5l式殲擊機、8架蚊式轟炸機,閱兵指揮部提供了一個巧妙的設想:9架P-51飛過之后,再繞一個圈,跟在蚊式轟炸機后面回到天安門上空。這樣做,雖然飛行難度大大增加,但國威、軍威卻將因此而大大增加。果然,次日的外電在有關開國大典的報道中紛紛驚呼,中共空軍以“野馬”戰斗機為主,一共出動了26架飛機。
戎馬一生的朱德,在國慶當晚宴請飛行員時,舉杯痛飲,興奮地告訴下屬:從今天起,我才是真正的三軍總司令!
世界各國國慶節
世界各國確定國慶節的依據千奇百怪。據統計,全世界以國家建立的時間為國慶節的國家有35個。以占領首都那天為國慶節的有古巴、柬埔寨等。有些國家以國家獨立日為國慶節。1804年1月1日,海地人民殲滅了拿破侖的6萬遠征軍,在太子港宣布獨立,從此就把每年的1月1日定為國慶節。墨西哥、加納等國也是如此。還有些國家以武裝起義紀念日作為國慶節。7月14日是法國國慶日。1789年的這一天,巴黎人民攻占了象征封建統治的巴士底獄,推翻了君主政權。另有一些國家以重大會議日為國慶節。美國以1776年7月4日大陸會議通過《獨立宣言》的日子為國慶日。加拿大以英國議會1867年7月1日通過《大不列顛北美法案》這一天為國慶節。還有以國家元首的生日為國慶節的,如尼泊爾、泰國、瑞典、荷蘭、丹麥、比利時等國家。
國慶節是每個國家的重要節日,但名稱有所不同。許多國家叫“國慶節”或“國慶日”,還有一些國家叫“獨立日”或“獨立節”,也有的叫“共和日”、“共和國日”、“革命日”、“解放日”、“國家復興節”、“憲法日”等,還有直接以國名加上“日”的,如“澳大利亞日”、“巴基斯坦日”,有的則以國王的生日或登基日為國慶日,如遇國王更替,國慶的具體日期也隨之更換。
編輯: yuj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