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26 10:42?來源 溫州視線
劉少奇和俄羅斯籍長孫阿廖沙
阿廖沙和爺爺的緣分如此短暫,他和父親在一起的時間也不多。1957年,身在莫斯科的劉允斌毅然決定回國。回國后,他被分配到包頭某研究所參加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的研制工作。妻子瑪拉曾不遠萬里來到北京與丈夫團聚,卻最終因為難以適應異國生活而回到了蘇聯。阿廖沙就這樣和父親分開了。
之后中日關系惡化,妻子和劉允斌也漸漸失去了聯系。1967年11月,42歲的劉允斌不堪忍受“四人幫”的迫害,在一個冬天的夜里在包頭鐵軌旁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當阿廖沙和母親得知這個消息時,離劉允斌過失已經過去了20年。劉少奇俄羅斯籍長孫阿廖沙繼承了父親聰慧的頭腦,愛鉆研,他考上了莫斯科航空學院,并以優異的成績被分配到蘇聯國家航天指揮中心工作,成為一名軍人。那時候,因為中日關系不好,阿廖沙在上學時,親屬欄都沒寫過爸爸和爺爺的名字,一家人的日子過得很平靜。
多年前,一直和阿廖沙相依為命的外婆、母親相繼去世,姐姐也在美國定居了,劉少奇俄羅斯籍長孫在俄羅斯就沒有親人了,阿廖沙對中國也更加向往了。他給奶奶王光美寫了信,在奶奶的幫助下,劉少奇100年誕辰時,阿廖沙收到中方發出的“劉少奇誕辰100周年籌委會”邀請函,可是這封邀請函卻被俄方扣留了。因為阿廖沙在國家機密單位當了20多年的軍人,必須要退役3年后才可以出國。阿廖沙很著急,只好提前退役。多年來對中國魂牽夢縈,能見到中國的親人,阿廖沙很激動。
編輯: 溫視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