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11 11:02?來源 溫州視線
劉益謙曾以2.8億元買雞缸杯、3.48億買唐卡,被稱為土豪“任性哥”。拍賣會后,劉益謙向媒體表示,“龍美術館進入新的收藏紀元”。
對此,有網友調侃,所謂“新的收藏紀元”,意思是“億元成交價后又多了一個零”。
其實,承包國外藝術品市場的中國買家并不止劉益謙一人。
今年5月,在紐約蘇富比“印象派及現代藝術”晚間場上,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以2041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27億元)的高價拍得莫奈的作品《睡蓮池與玫瑰》,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中軍則以2993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85億元)的高價拍得畢加索油畫《盤發髻女子坐像》。
中國土豪頻頻在海外藝術品市場出手,創造一個接一個新的拍賣紀錄。只不過,中國買家們高價尋寶,究竟是為了藝術品背后的價值,還是為了花錢博一個好品位的名聲?
2013年11月,也是在紐約,萬達以2816萬美元(約合1.72億元人民幣)拍下畢加索的名作《兩個小孩》。當時是中國企業購買西方藝術品的最大手筆。拍賣會后有記者聯系到萬達集團藝術品收藏負責人郭慶祥,他透露,拿下畢加索《兩個小孩》后,王健林表態:繼續關注類似畢加索這樣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大師精品,再接再厲。
從這位中國現任首富的表態看來,他們購買海外藝術品的范圍非常明確,非大師級藏品不買。藝術品的價值雖難以用金錢估量,但如果是得到海外藝術市場認可的名家作品,即使當初天價拍下,想來也不算是虧本的買賣。
另一位土豪王中軍的回應就文藝得多了,他買畢加索這幅畫是因為:喜歡畫背后的故事。這就是妥妥的有錢任性啊,花了近2億元買一個“我喜歡”。
不管是為了炫富還是看中了藝術品的收藏價值,中國富豪買家頻頻出手,在國際上確實是好好刷了存在感。剛剛有錢的我們或許還只摸到了藝術品收藏的門檻,不過,總算是有了進門的資格。
編輯: yuj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