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8-01 22:38?來源 《不許聯想專賣店》博客
偶然在某博客看到這篇文章,看到《論裝逼》這個標題很是驚奇,原來文章寫得更加精彩,文筆很辛辣,也頗有趣味,特別欣賞有個捧腹的新詞語-留言不能太新浪,特轉載給更多朋友分享。
這種類型的標題我好久沒用過了。上中學為了讓老師看清楚我寫的是議論文,所以標題一定要體現文章的特征,經常加個“論”,這樣就顯得很裝逼。其實內容寫的還是說明文。老師看一半就火了,在文章最后的評語可能是一句歇后語“釘掌子敲耳朵——離題(蹄)太遠”。看到這句歇后語,我就知道這次作文又歇菜了。
之所以要談論裝逼這個話題,是因為我一直發現,有很多逼(他們從來不裝)在我博客上留言的時候總愛說我裝逼。我偷換一下概念,是否可以這樣解釋:其實我不是逼,我僅僅是裝逼。而你是逼,看見我裝成你那樣子或者裝的不像你就受不了了?或者說,我和你都在裝逼,可能我裝的不像逼,你更像,所以你看不慣。抑或可能我裝的太像了,你裝不出我這樣,你嫉妒我或者看不慣了?
我越想這個話題越好玩,從邏輯學上講,它是五十步笑百步和百步笑五十步的關系,是因為沒有一個標準去判斷一個東西,每個人都喜歡用一個標準去判斷,不符合自己標準的就是裝逼。那我要問問,憑什么你就是逼,我就是裝逼?理由是什么?但我研究了一段時間發現,人們都喜歡下結論,比如:“看了這篇文章后,我覺得博主是在裝逼。”而我又特想知道我怎么裝的,卻沒人告訴我。我又猜測了一下,他之所以喜歡這樣“言簡意駭”,第一,這樣下結論貌似不露破綻;第二,任何人都有裝逼的可能性存在,只要朝靶子那個方向開槍,八九不離十;第三,他看不慣博主說的話。我以為好像就是我經常遭到這樣的攻擊,又跑到別人的博客看了看,發現天下大同,留言的人都喜歡說博主裝逼。哦,原來是一種時尚,或者是一種腦殘并發癥,我多慮了。
為什么會出現“裝逼”這個不雅的詞匯呢?我以前寫過一篇《關于臟話》,里面解釋過一些臟話形成的原因。其實臟話之所以臟,就是因為它主要是讓對方心理和生理上無法接受,并且與骯臟或齷齪的東西聯系在一起,才具有“臟力”。逼,用作名詞的時候它指的是女性生殖器。男人這個J-B-東西就是很賤,明明男人都很喜歡女性生殖器,但卻要把這部分當成最骯臟的地方,這是對女性的侮辱。外國人侮辱女性,會把女性形容成“婊子”“妓女”,侮辱的點在人格上。而中國人侮辱女性總離不開生殖器。之所以這樣是因為過去女性沒有社會地位,由于沒有社會地位,也就沒什么人格所言,再去拿人格當侮辱對象力道就不足了,所以就想到女性的生殖器。這也正常,跟文明程度有關。我們的文明程度在臟話表達的方式上都顯得比人低一等。
裝逼和傻逼一樣,都是拿女性生殖器作為標簽來顯示自己的惡毒。但是裝逼和傻逼又不同,裝逼的使用是為了攻擊對方的虛偽,傻逼的使用是為了攻擊對方的智商。所以,當很多人說我裝逼的時候,意思就是說我很假很虛偽,或者用一個好一點的詞是我很偽善。為此我反省過自己,力求做到不讓別人感覺到我很裝逼,但是無論我怎樣,都會有人站出來說:“你裝逼!”然后我又想,“裝逼”這個詞中的“裝”很有意思,它是“偽裝”還是“裝進去”?別人一定理解成“偽裝”,但是我理解成“裝進去”,是個不折不扣的動詞。“裝到逼里去”是件互爽的事情對不對?也就是說,當你認為我寫的一篇東西“裝逼”,我寫的也很爽,你看得也很爽;同樣,我寫得很爽,但你看的不爽,只有一個原因——我違背了你的意志強奸了你,你覺得不舒服了,才動用了“偽裝”的意思裝逼。
懷疑別人的道德或品德,其實是最傻逼的一種判斷,這就像烏鴉落在豬身上,看到了別人黑看不到自己黑是一個道理。另外“裝逼”已經淪落到跟“沙發”“頂”“飄過”“冏”一樣毫無力量的網絡灌水詞語。我至今認為,“裝逼”這個詞唯一用的最有力量的就是韓寒說白燁:“文壇是個屁,誰也別裝逼。”韓寒是唯一一個把這個詞用對的人,因為這個詞在當時真的針對一次裝逼事件。孩子們,你們學學吧,在你要使用一個詞的時候,先想想它是干嗎用的——千萬別逼著自己裝進去。
互聯網把人的大腦訓練成單一思維方式,我之所以把很多常用的網絡套話都屏蔽了,是因為我覺得“留言不能太新浪”,我的敏感詞黑名單里大部分詞語取材于新浪的留言,在此謝謝傻逼和傻逼搖籃的新浪。有時候,你們在我這里留言很費勁,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你觸碰了敏感詞,我要在最大程度上扼殺留言裝逼犯——要不會說人話,就shut你的up。
編輯: 溫州視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