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2-13 16:23?來源 網友博客
漁夫和魔鬼的故事,這是《一千零一夜》里的這個故事。有人同情魔鬼,有人寫漁夫和魔鬼讀后感,給這個故事寫了好多版本的續集,或者修改了故事的結局。
從前有個漁民從海里打撈起一個瓶子,瓶塞上有所羅門王的封印。他一時好奇,打開封印,一個魔鬼從瓶子中跑出來。
魔鬼張牙舞爪地對漁民說,“我要吃了你!”
“我救了你,為什么你要吃我”漁民問
魔鬼說:“我被所羅門封印在這個狹小的地方,沉在海底,等了很久都沒有人救我”
“我等啊等,第一個一千年過去了,那時候我發誓,誰救了我,我讓他榮華富貴,享之不盡”
“可是沒有人來。”
“我等啊等,每一天都如此難熬,第二個一千年,我發誓,誰救了我,我要讓他位高爵顯,福蔭子女”
“可是沒有人來。”
“第三個一千年,我發誓,誰救了我,我滿足他三個愿望,就算拼盡全力我也要幫他實現”
“可是沒有人來。我失望透頂,發誓誰救了我,我就吃掉他”
漁夫說:“可是我不相信你在那個小瓶子里已經過了三千年,那瓶子那么小,說不定一切只是你的謊言而已”
“哈,這簡單。我做給你看”然后魔鬼鉆到瓶子里。
漁夫撲過去把瓶蓋塞住,重新封印了魔鬼,在瓶子上注明“永遠不要打開這個瓶子,這瓶子里封印著一個魔鬼”然后把瓶子重新扔進了海里。
漁夫和魔鬼讀后感
這是一個類似于農夫與蛇的故事,不過,漁夫比農夫的結局要美好很多,我不相信這種美好。
魔鬼很可憐。
深海,沒有陽光的,只有黑暗。魔鬼被所羅門王封印在瓶子里,在冰冷的海底,魔鬼什么也不能做,呼吸都遲滯,眼淚也無法流。無人述說自己的孤獨,無人懺悔自己的罪孽,就算再怎么想改過,想變成一個善良的魔鬼,也不會有人理他。
就這樣渡過了漫漫的三千年。
然后他的心應該是死了吧,剩下對這個世界的恨,恨這世界賦予自己的漫長的刑罰,恨這世界讓自己的最后的善良美好也在絕望中消失殆盡。
他不是人,他是魔鬼,可是天使也有墮落的天使,魔鬼也會有善良的魔鬼,可是現在他不善良了。
然后靠著無盡的恨意渡過難熬的千年時光,只是因為在小小的瓶子,連自盡都做不到。
那種想得到救贖的心態,多卑微,多渺小,也許把他從海底救出,只是一個小神靈的舉手之勞而已。可是連這點渺小卑微的愿望都無法實現。
每個神靈有每個神靈自己的生活,對他們有益的,他們就做,如果可做可不做的事情,為了一個很木訥的與天神對抗的魔鬼去做,不值得,也沒必要。神靈們可以和其他的伙伴一起去玩一起交際一起享受生活,這個魔鬼算什么?他真的不算什么。神靈的選擇無可非議,這個世界本來就是現實而利益的。
然后漁夫救起了魔鬼,他終于得救了,可是已經太晚了。最后的善良已經被封印在了魔鬼心里最深的地方,不會再有幸福了,所以要從最丑惡的臉來保護以前的溫暖回憶……也許還有救,如果有人能用愛敲開他心里堅硬的外殼。
可是漁夫不會理解這種漫長日子里曾癡纏著魔鬼的渴望救贖的心態,他把魔鬼封印了,永久封印了,從此魔鬼再不會有人來給他救贖,他只能在冰冷的海底,一直睜著眼睛,清醒的活到世界毀滅的那一天,他也終于可以毀滅了,他的孤獨他的渴望他的累和恨也終于可以毀滅了。
然后他也許會嘆息微笑:“啊……結束了”
也許,這個魔鬼只是欠一份小小的關心,一份小小的愛。他曾經把這份對愛的卑微愿望也藏在了心底,而且別人對他提起的時候他會嘲笑說:“愛,那算是什么東西!”他不希望得到憐憫,因為他是一個強大的魔鬼,所以他甚至拒絕愛情,可是愛真的時能夠讓他感動,讓他改變。
不如給這個故事加一個后續~會真的美好
一天,天使聽到了這個故事,他也曾體會那份孤單和渴望,他想救那個魔鬼,不關乎同情,也不關乎憐憫,只是想給他一份愛。
于是天使打撈起瓶子,解開了封印。魔鬼張牙舞爪地飛出來,吼叫著:“我要吃掉你!”
天使輕輕抱住魔鬼,撫摸他僵硬的身體,說:“結束了”。魔鬼于是淚流滿面。
其實我們很多人都很像魔鬼。
有人遇到了天使得到了救贖,有的人遇到了,可是,已經太遲……
有的人沒遇到天使,好怕再也遇不到……
編輯: yuj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