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06 15:04?來源 新華社
女教師割肝救父:2017年7月5日,經過一周的術后觀察,海南首例親體肝移植手術受供體恢復良好,一名“80后”女教師將自己約2/3肝臟移植給肝癌父親,目前,孝女和父親恢復良好。
來自黑龍江的牛某今年30歲,是海南省旅游學校的一名女教師。與父母一家三口本來其樂融融,前不久父親被確診為肝癌的消息給這個家庭帶來了很大打擊。
據解放軍總醫院海南分院肝膽外科教授紀文斌介紹,今年57歲的患者牛某清在2002年發現患有乙肝,由于沒有引起患者足夠重視,病毒控制不理想而逐漸發展為肝硬化,直至今年4月到解放軍總醫院海南分院就診時被確診為肝癌。
“剛開始他的肝功能很差,我們無法針對腫瘤進行治療,經過一段時間的保肝治療,肝功能才有所好轉。”紀文斌說,“這種患者最好的治療方式就是進行肝移植。”
當得知用自己的肝臟可以救父親時,女兒牛某毫不猶豫地站了出來。“當時我們家人的心情很沉重,但碰到事情肯定要想方設法去解決。我的第一反應就是我要上,只想救我爸一命。”她說。
然而,牛某的堅持卻讓父母左右為難。“我爸內心很猶豫,因為我是家里的獨生女,從小父親就特別疼我,對我照顧有加,他和媽媽不想我受苦。”牛某說,“但我覺得我只是術后會痛苦一小段時間,只要我們家齊心合力先把這個難關挺過去,后面的路會越來越好。”
感動之余,一個難題擺在紀文斌和他的團隊面前。因為牛某的肝臟體積太小,而她父親需要的肝臟體積又比較大。“我們既要保證女兒自身所需的肝臟大小,又要保證父親有足夠的肝臟用,這就要求我們在前期準備時做到非常精準,不能浪費一點肝臟。”紀文斌說。
紀文斌和他的團隊對牛某的肝臟結構體積進行了反復的精確測算,以求避免測量誤差,又通過軟件重建了肝臟的三維結構,設計了多種供肝切取方案,最終擬定了一套方案,既能最大限度地保證女兒的安全,又能使牛某清獲得盡量大的肝臟體積。
6月27日,由20多名醫護人員組成的醫療團隊經過八個多小時的努力終于成功完成了該例手術。截至目前,牛某清父女二人的肝臟功能并未出現明顯異常,病情正朝著預期的方向發展。
本文“”來源:http://www.hangqichache.cn/xiao/gushi/68855.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址。編輯: 記者王軍鋒、鄭瑋娜